(二) 「 」為「 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見部》:「 :取也。從見從寸。寸度之,亦手也。」依篆體隸定,當作「 」。此字於《說文》另見於「彳部」,收為「得」之古文。《說文解字.彳部》云:「 :行有所得也。從彳 聲。 :古文省彳。」然則,「 」兼二字之義,一為「得」之重文,一為取義。「 」之隸變字作「 」,後世多取以為正,則「 」亦可為「 」之異體。文獻上亦見寫作「 」者,蓋文字結體或可易位,如「桃」可作「 」。《龍龕手鑑.見部》:「 :音得,取也。與 同。」今據此,收「 」為「 」之異體。 (一) =>「得」之異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