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
」為「
」之異體。「
」字見《康熙字典.十部》,引《集韻》曰:「古勇切,音拱,同『
』。」《重訂直音篇.卷七.十部》亦曰:「
,音拱,『
』同。」
「
」字僅見《集韻.上聲.腫韻(顧氏補刊本),以為「
」、「
」之異體。
按:《康熙字典》、《重訂直音篇》均作「
」,當與「
」同。考《說文解字.丮部》有「
」字,曰:「袌也。從丮工聲。」或體加手作「
」。「
」字,《集韻》作「
」,形稍異而實為同。依《集韻》之說,則「
」字乃「
」字之省,而「
」字,則又「
」字之省,是「
」、「
」為一字可知,故可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