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剽 |
释义 | 剽 《説文》:「剽,砭刺也。从刀,𤐫聲。一曰剽,劫人也。」 (一)piāo(旧读piào) 《廣韻》匹妙切,去笑滂。宵部。 ①砭刺。《説文·刀部》:「剽,砭刺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砭者,以石刺病也;刺者,直傷也。」《靈樞經·刺節真邪篇》:「剽其通,鍼其邪。」 ②攻击。《史記·老子韓非列傳》:「然善屬書離辭,指事類情,用剽剥儒、墨。」張守節正義:「剽,猶攻擊也。」 ③分割;削除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剽,削也。」《史記·西南夷列傳》:「西夷後揃,剽分二方,卒為七郡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剽亦分義。」漢賈誼《益壤》:「剽去不義諸侯,空其國。」清毛奇齡《答柴陛升論子貢弟子書》:「抑亦效前儒鹵莽剽裂竄取,但割此三字而他文可不顧也。」 ④抢劫;掠夺。《説文·刀部》:「剽,一曰剽,劫人也。」《廣韻·笑韻》:「剽,强取。」《史記·梁孝王世家》:「(彭離)昏暮私與其奴、亡命少年數十人行剽殺人,取財物以為好。」《新唐書·穆寧傳》:「縱兵剽行人,道路幾絶。」清紀昀《閲微草堂筆記·灤陽續録五》:「隨衆剽掠,捕得當斬。」 ⑤窃取;抄袭。唐韓愈《南陽樊紹述墓誌銘》:「惟古於詞必己出,降而不能乃剽賊。」明方孝孺《張彦輝文集序》:「世有自謂不師其辭者,則剽生抉怪,雜取難深之辭,敷錯成文,以飾其鄙陋之意。」清章學誠《文史通義·質性》:「鄉願者流託中行而言性天,剽偽易見,不足道也。」 ⑥轻疾;敏捷。《廣韻·笑韻》:「剽,輕也。」《正字通·刀部》:「剽,輕疾也。」《周禮·考工記·弓人》:「凡相筋……小簡而長,大結而澤,則其為獸必剽。」鄭玄注:「剽,疾也。」孫詒讓正義:「剽即慓之借字。」《新唐書·令狐楚傳》:「龐勛自桂州還,道浙西白沙入濁河,剽舟而上。」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事類》:「(馮)婉貞於是率諸少年結束而出,皆玄衣白刃,剽疾如猿猴。」 ⑦轻薄;轻浮。《商君書·算地》:「技藝之士用,則民剽而易徙。」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:「其俗剽輕,易發怒,地薄,寡於積聚。」唐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「吾每為文章,未嘗敢以輕心掉之,懼其剽而不留也。」 ⑧强悍。《正字通·刀部》:「剽,勇悍也。」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「楚人剽疾,願上無與楚人争鋒。」《後漢書·史弼傳》:「外聚剽輕不逞之徒。」李賢注:「剽,悍也。」三國魏曹植《白馬篇》:「狡捷過猴猿,勇剽若豹螭。」 (二)piáo 《廣韻》符霄切,平宵並。宵部。 古代乐器的钟名。《爾雅·釋樂》:「大鐘謂之鏞,其中謂之剽。」 (三)biǎo 《集韻》俾小切,上小幫。宵部。 末梢。《集韻·小韻》:「剽,末也。」清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刀部》:「砭刺必用器之末,因之凡末謂之剽。」《莊子·庚桑楚》:「(道)出無本,入無竅,有實而無乎處,有長而無乎本剽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剽,崔云:末也。」《荀子·賦》:「長其尾而鋭剽者邪?」 (四)biāo 《集韻》卑遥切,平宵幫。宵部。 标志。《集韻·宵韻》:「表,識也。或作剽。」《周禮·春官·肆師》「表齍盛」漢鄭玄注:「故書『表』為『剽』。剽、表皆謂徽識也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