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削 |
释义 | 削 《説文》:「削,鞞也。一曰析也。从刀,肖聲。」 (一)qiào ㊀《集韻》仙妙切,去笑心。藥部。 装刀剑的套子。后作「鞘」。《方言》卷九:「劍削,自關而東或謂之廓,或謂之削。」《玉篇·刀部》:「削,所以貯刀劍刃。」清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刀部》:「削,今作鞘。」《漢書·貨殖傳》:「質氏以洒削而鼎食。」顔師古注:「削,謂刀劍室也。」 ㊁《集韻》七肖切,去笑清。 〔削格〕张设罗网的东西。《集韻·笑韻》:「削,削格,所以施羅網也。」《莊子·胠篋》:「削格羅落罝罘之知多,則獸亂於澤矣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削格,李云:所以施網羅。」 (二)xuē 《廣韻》息約切,入藥心。藥部。 ①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。(今口语读xiāo)。如:削铅笔;削苹果。《廣韻·藥韻》:「削,刻削。」《字彙·刀部》:「削,刮削。」《詩·大雅·緜》:「築之登登,削屢馮馮。」毛傳:「削牆鍛屢之聲馮馮然。」唐柳宗元《梓人傳》:「斤者斲,刀者削。」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题未定草(二)》:「只能改换他的衣裳,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,剜掉他的眼睛。」 ②分;分割。《説文·刀部》:「削,析也。」《戰國策·齊策一》:「夫齊,削地而封田嬰,是其所以弱也。」高誘注:「削,分也。」宋蘇軾《雪浪石》:「(太行)削成山東二百郡,氣壓代北三家村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粤西遊日記二》:「其南面裂垂罅,削為三崖。」 ③减少;贫弱。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削,减也。」《字彙·刀部》:「削,弱也。」《孟子·告子下》:「魯之削也滋甚。」《風俗通·六國》:「魏不用公子無忌,故國削以至於亡。」《北史·韓褒傳》:「故貧者日削,豪者益富。」 ④删;除。《莊子·胠篋》:「削曾史之行,鉗楊墨之口,攘棄仁義,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。」郭象注:「削,除也。」《資治通鑑·唐順宗永貞元年》:「俱文珍等惡其專權,削去翰林之職。」明劉宗周《答秦嗣瞻》:「北都之變可以死,可以無死,以身在削籍也。」 ⑤搜刮;掠取。如:剥削。《吕氏春秋·孟冬紀》:「無或敢侵削衆庶兆民,以為天子取怨於下,其有若此者,行罪無赦。」高誘注:「削,刻也。」明余繼登《典故紀聞》卷十二:「非盗府庫之錢糧,則削生民之膏血,其害一也。」 ⑥形容陡峭如刀削的样子。明袁宏道《遊盤山記》:「其面削,不受足;其背坦,故遊者可迂而達。」杜宣《五月鹃》:「山高岭削,仅有的一条羊肠小道就在陡壁间盘旋。」 ⑦形容消瘦的样子。宋張實《流紅記》:「子何清削如此?必有故,為吾言之。」明袁宏道《拙效傳》:「掀鼻削面,藍睛虬鬚,色若鐵銹。」 ⑧书刀。东周和秦汉时用来削除书写在木牍或竹简上的错字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築氏》:「築氏為削,長尺,博寸,合六而成規。」鄭玄注:「(削),今之書刀。」 ⑨简札。《颜氏家訓·書證》:「古者書誤則削之……或即謂札為削。王褒《童約》曰:『書削代牘。』蘇竟書云:『昔以摩研編削之才。』皆其證也。' (三)shào 《集韻》所教切,去效生。宵部。 ①距王畿三百里以内大夫的采地名称。《集韻·效韻》:「𨛍,亦作削。」《周禮·天官·太宰》:「四曰家削之賦。」鄭玄注引鄭司農云:「家削,三百里。」賈公彦疏:「三百里之内地名削,其中有大夫采地謂之家,故名家削。」 ②通「操(cāo)」。《山海經·海外東經》:「大人國在其北,為人大,坐而削船。」俞樾平議補録:「削讀為操。猶言操舟也。削、操聲近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