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〔则〕

《説文》:「則,等畫物也。从刀,从貝。貝,古之物貨也。𠟻,古文則。𠞋,亦古文則。𠟭,籀文則从鼎。」郭沫若《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録攷釋》以为「則」字「从刀,从鼎,當是宰割之宰之本字。」

zé 《廣韻》子德切,入德精。職部。

①按等级区划物体。《説文·刀部》:「則,等畫物也。」《漢書·叙傳下》:「《坤》作墬勢,高下九則。」顔師古注引劉德曰:「九則,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。」

②法典;规章。《爾雅·釋詁上》:「則,法也。」《增韻·德韻》:「凡制度、品式皆曰則。」《書·五子之歌》:「有典有則,貽厥子孫。」傳:「則,法。」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:「以八則治都鄙。」鄭玄注:「則亦灋(法)也。」《國語·魯語上》:「毁則者為賊。」韋昭注:「則,法也。」

③榜样;准则。如:以身作则。《詩·大雅·抑》:「敬慎威儀,為民之則。」鄭玄箋:「則,法也。」《楚辭·離騷》:「雖不周於今之人兮,願依之遺則。」王逸注:「則,法也。」陸機《文賦》:「俯貽則於來葉,仰觀象乎古人。」

④规律;法则。《爾雅·釋詁上》:「則,常也。」《廣韻·德韻》:「則,法則。」《管子·形勢》:「天不變其常,地不易其則。」《馬王堆漢墓帛書·經法·君正》:「一年從其俗,則知民則。」

⑤依照;效法。《書·禹貢》:「咸則三壤,成賦中邦。」傳:「皆法壤田上、中、下三品,成九州之賦。」《詩·小雅·鹿鳴》:「視民不恌,君子是則是傚。」傳:「是則是傚,言可法傚也。」《史記·夏本紀》:「皋陶於是敬之德,令民皆則。」

⑥采邑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「五命賜則。」鄭玄注:「則,地未成國之名。」

⑦量词。多用于文章或艺术品,相当于「章」、「条」。馮班《鈍吟雜録》:「録其純無疵者六則。」

⑧作;做。辛棄疾《西江月·江行采石岸戲作漁父詞》:「千年往事已沉沉,閒管興亡則甚!」《紅樓夢》第七十三回:「衆人聽了,嚇得不敢則聲。」

⑨月阳名之一。《爾雅·釋天》:「月陽:月在甲曰畢,在乙曰橘,在丙曰修,在丁曰圉,在戊曰厲,在己曰則,在庚曰窒,在辛曰塞,在壬曰終,在癸曰極。」

⑩副词。
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,相当于「就」。《詩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「日予不戕,禮則然矣。」《韓非子·顯學》:「故明據先王,必定者,非愚則誣也。」柳宗元《捕蛇者説》:「非死,則徙爾。」
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,有因果、条件关系,相当于「即」、「便」。《易·繫辭下》:「寒往則暑來,暑往則寒來,寒暑相推而歲成。」《漢書·項籍傳》:「於是至則圍王離,與軍遇。」《鏡花緣》第十二回:「酒過一、二巡,則上小盤小碗。」
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,或即将如此,相当于「就」、「将」。杨树达《詞詮》卷六:「則,於初發見一事之已然狀態時用之。」《論語·微子》:「使子路反見之,至,則行矣。」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:「鄭穆公使視客館,則束載、厲兵、秣馬矣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粤西遊日記一》:「摩崖登臺,則懸龍架峽正出其上。」
表示范围,相当于「仅」、「只」。《荀子·勸學》:「口、耳之間則四寸耳,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?」

⑪连词。
表示平列关系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:「子女玉帛,則君有之;羽毛齒革,則君地生焉。」《荀子·王制》:「君者,舟也;庶人者,水也;水則載舟,水則覆舟。」
表示转折关系,相当于「而」。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:「寡人願事君朝夕不倦,將奉質幣以無失時,則國家多難,是以不獲。」《楚辭·天問》:「夜光何德,死則又育?」闻一多校補:「則猶而也。」《敦煌變文集·㠠山遠公話》:「此寺甚好如法,則無水漿,如何居止?」
表示假设,相当于「若」、「如果」。王引之《經傳釋詞》卷八:「則,猶或也。或與若義相近。」《左傳·成公九年》:「德則不競,尋盟何為?」《莊子·逍遥遊》:「時則不至,而控於地而已矣。」《漢書·爰盎傳》:「丞相曰:『使君所言公事,之曹與長史、掾議之,吾且奏之;則私,吾不受私語。」
表示对比关系。用于前一分句,相当于「倒是」;用于后一分句,相当于「却」。《左傳·襄公十年》:「我辭禮矣,彼則以之。」《國語·晋語七》:「臨下之樂則樂矣,德義之樂則未也。」鄒容《革命軍》:「及其死綏也,則委之而去,視為罪所應爾。」
表示让步关系,相当于「虽然」、「尽管」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「滕君則誠賢君也。雖然,未聞道也。」《吕氏春秋·任地》:「操事則苦,不知高下,民乃逾處。」佚名《隔江鬭智》第一折:「元帥此計好則好,則怕瞞不過諸葛孔明。」

⑫助词。
相当于「之」。《詩·齊風·雞鳴》:「匪鷄則鳴,蒼蠅之聲。」《禮記·學記》:「人之學也,或失則多,或失則寡,或失則易,或失則止。」
用于句首。佚名《陳州糶米》第一折:「則這攢典哥哥休强挺,你可敢教我親自秤?」高文秀《黑旋風》第四折:「你認的我麽?則我便是王重義!」
用于句末,相当于「者」。費唐臣《貶黄州》第一折:「左右,唤御史臺來,朕問取則!」佚名《雲窗夢》第四折:「早來到也,咱見相公去則。」

⑬通「賊」。害。《書·盤庚中》:「汝有戕則在乃心。」杨树达讀書記:「則,假為賊。」《老子》第三十章:「物壯則老,是謂不道。」高亨正詁:「則讀為賊,害也。」

⑭通「測(cè)」。《墨子·備水》:「置則瓦井中,視外水深丈以上,鑿城内水渠。」岑仲勉注:「則同測,則瓦,測水之瓦。」《馬王堆漢墓帛書·道原》:「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,深而不可則也。」

⑮姓。《萬姓統譜·職韻》:「則,見《姓苑》。則長,見《印藪》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28 3:01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