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〔绾〕

《説文》:「綰,惡也,絳也。从糸,官聲。一曰綃也。讀若雞卵。」吴大澂《字説》:「大澂以為『綽綰眉壽』,古延年語也。書所謂『綽緩』,即古金文之『綽綰』,知綰即古緩字。《説文·糸部》别出綰字,訓『惡也,絳也。一曰綃也。讀若雞卵』。則時之異説矣。」按:铭文「綽綰」连言,当作副词使用,训为延长不绝。

wǎn 《廣韻》烏板切,上潸影。又烏患切。元部。

①系挂;佩戴。《廣韻·潸韻》:「綰,繫也。」《漢書·周勃傳》:「絳侯綰皇帝璽。」顔師古注:「綰謂引結其組。」南朝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「紐金章,綰墨綬。」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惜花四律》之四:「戏仿宫护佳种,金铃轻绾赤阑边。」

②牵挂,挂念。劉禹錫《楊柳枝詞九首》之八:「長安陌上無窮樹,唯有垂楊綰别離。」紀映淮《秦淮竹枝詞》:「不與行人綰離别,賦成謝女雪飛香。」巴金《家》二十:「这垂柳丝丝也曾绾住我的心。」

③将头发等条状物系结起来,或盘打成结。劉禹錫《楊柳枝詞九首》之七:「如今綰作同心結,將贈行人知不知。」李賀《大堤曲》:「青雲教綰頭上髻,明月與作耳邊璫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三回:「(寶玉)頭上戴着金絲寶攢珠髻,綰着朝陽五鳳挂珠釵。」

④发髻儿,或花结儿。張炎《甘州·為小玉梅賦》:「一串歌珠清潤,綰結玉連環。」張憲《二月八日遊皇城西華門》:「潛蛟雙綰玉抱肚,朱鬣分光散紅霧。」王思任《紀修蒼浦園序》:「藤蘿蛇綰,汀蓼石髮。」

⑤总管;控制。《集韻·潸韻》:「綰,縜也。」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:「奉陽君專權擅勢,蔽欺先王,獨擅綰事。」杜安世《玉樓春》:「綸命忽從天上至,便綰兵權辭漕計。」茅盾《子夜》一:「一手兼绾水陆交通。」

⑥贯通;联系。《玉篇·糸部》:「綰,貫也。」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:「北鄰烏桓夫餘,東綰穢貉朝鮮真番之利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二》:「北有小山綰塢口,廬舍懸其上,是曰豐塘。」薛福成《海關徵税叙略》:「綰轂通衢。」

⑦将物件穿上洞挂起来。《紅樓夢》第三十八回:「湘雲便取了詩題,用針綰在墻上。」

⑧挽。《水滸全傳》第二十三回:「(武松)將哨棒綰在肋下,一步步上那岡子來。」又第三十八回:「張順笑將起來,綰了李逵手。」

⑨卷。劉知幾《史通·忤時》:「士有附麗之者,起家而綰朱紫。」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二章:「他总是绾起双袖或袒着右臂。」王老九《张老汉卖余粮》:「老婆忙把袖子绾。」

⑩缩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綰,縮也。」

⑪绛色;浅绛色。《説文·糸部》:「綰,惡也,絳也。」段玉裁改为「惡絳也」。注曰:「謂絳色之惡者也。」《集韻·换韻》:「綰,絳淺色。」

⑫绡。《説文·糸部》:「綰,綃也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9 6:35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