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給 |
释义 | 給〔给〕 《説文》:「給,相足也。从糸,合聲。」 (一)jǐ ㊀《廣韻》居立切,入緝見。緝部。 ①丰足;富裕。《説文·糸部》:「給,相足也。」《玉篇·糸部》:「給,足也。」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「春省耕而補不足,秋省斂而助不給。」《漢書·高帝紀下》:「雖日不暇給,規摹弘遠矣。」顔師古注:「給,足也。日不暇足,言衆事繁多,常汲汲也。」严复《原强》:「古之所谓至治极盛者,曰家给人足,曰比户可封,曰刑措不用。」又具备;完备。《玉篇·糸部》:「給,備也。」 ②供应;供给。《玉篇·糸部》:「給,供也。」《廣韻·緝韻》:「給,供給。」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「貢之不入,寡君之罪也,敢不供給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回:「因見玄德家貧,常資給之。」清顧炎武《天下郡國利病書·雲南六·巡撫陳用賓陳宫開採疏》:「然其所入有限,所給無窮。」 ③供事;服役。《史記·絳侯周勃世家》:「(勃)常為人吹簫給喪事。」《漢書·張湯傳》:「(安世)用善書給事尚書,精力於職,休沐未嘗出。」顔師古注:「於尚書中給事也。給,供也。」宋王安石《河北民》:「今年大旱千里赤,州縣仍催給河役。」又「給事中」的简称。《資治通鑑·唐代宗大曆三年》:「自給、舍以上及方鎮除拜,軍國大事皆與之議。」胡三省注:「給、舍者,謂給事中、中書舍人,皆唐正五品官也。」 ④及。《國語·晋語一》:「誡莫如豫,豫而後給。」韋昭注:「豫,備也;給,及也。」《淮南子·説山》:「慶忌死,劍鋒不給搏。」《漢書·鼂錯傳》:「下馬地鬭,劍戟相接,去就相薄,則匈奴之足弗能給也。」顔師古注:「給謂相連及。」 ⑤给予;赐予。《吕氏春秋·權勳》:「若殘豎子之類,惡能給若金!」高誘注:「給,與也。」晋范甯《啟斷衆公受假故事》:「諸内外官五月給田假,九月給綬衣假。」《宋史·張茂直傳》:「且給錢五萬,以助其裝。」又指给养;俸禄。晋孔愉《重表讓禀賜》:「而偷安高位,横受寵給,無德而禄,殃必及之。」《宋史·畢士安傳》:「(士安)出知潞州,特加月給之數。」 ⑥敏捷。《莊子·徐无鬼》:「王射之敏給。」成玄英疏:「敏給,猶速也。」《新唐書·儒學傳上·顔師古》:「師古性敏給,明練治體。」 ⑦口齿伶俐。《論語·公冶長》:「禦人以口給,屢憎於人。」《漢書·張釋之傳》:「豈效此嗇夫喋喋利口捷給哉!」 ⑧姓。《廣韻·緝韻》:「給,姓。出《姓苑》。」 ㊁《集韻》極入切,入緝羣。 恭而不中礼。《禮記·仲尼燕居》:「敬而不中禮謂之野,恭而不中禮謂之給,勇而不中禮謂之逆。」 (二)gěi ①交付;送与;使对方得到。《後漢書·章帝紀》:「其悉以賦貧民,給與糧種,務盡地力,勿令游手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十九回:「老殘給了他二十兩銀子安家費。」吴芳吉《婉容词》:「给你美金一千元,赔你的典当路费旧钗钿。」 ②叫,让。如:饭管饱,酒可是不给喝;这本书你到底给看不给看。鲁迅《彷徨·长明灯》:「是的,有一个。明天,捆上城去,给他在那个,那个城隍庙里,搁一夜。」 ③介词。 ④助词。 ⑤语气词。表示命令语气。如:你给我滚!你给我把地扫干净! (三)xiá 《集韻》轄夾切,入洽匣。 〔汁給〕也作「協洽」、「協給」。岁在未。《集韻·洽韻》:「給,歲在未曰汁給。通作洽。」方成珪考正:「案:《爾雅·釋天》作『協洽』,《童子逢盛碑》作『協給』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