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鑱 |
释义 | 鑱 《説文》:「鑱,鋭也。从金,毚聲。」 chán 《廣韻》鋤銜切,平銜崇。又士懺切。談部。 ①锐。也作「攙」。《説文·金部》:「鑱,鋭也。」朱駿聲通訓定聲:「字亦作攙。」 ②中医「九针」之一,头大末尖,形如箭头。《廣雅·釋器》:「鑱謂之鈹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鈹之言破也,《説文》:『鈹,大鍼也。』」《靈樞經·九鍼十二原》:「九鍼之名,各不同形,一曰鑱鍼,長一寸六分。……鑱鍼者頭大末鋭,去寫陽氣。」早期也专指砭石、石针。《素問·湯液醪醴論》:「當今之世,必齊毒葯攻其中,鑱石鍼艾治其外也。」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「鑱石撟引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鑱,謂石針也。」 ③犁铁,即犁头。与铧相类而形制不同,鋭利厚重,适宜开垦生地。也指装有弯曲长柄的长鑱。用以掘土。《廣韻·銜韻》:「鑱,吴人云犂鐵。」清郝懿行《證俗文》卷三:「今東齊呼㭒下鐵葉為犁,犁下鐵刺土者為鑱。……今則犁鑱皆廣一尺也。」唐陸龜蒙《耒耜經》:「起其墢者鑱也,覆其墢者壁(鐴)也。」元王禎《農書》卷十三:「長鑱,踏田器也,比之犁鑱頗狹,制為長柄。……柄長三尺餘,後偃而曲,上有横木如拐,以兩手按之,用足踏其鑱柄後跟,其鋒入土,乃捩柄以起墢也。」「鏵與鑱頗異,鑱狹而厚,惟可正用。鏵闊而薄,翻覆可使,老農云:開墾生地宜用鑱,翻轉熟地宜用鏵。」明黄宗會《病農説》:「運犁踏鑱,豈以貧窮怠乎哉!」 ④用来掘凿砍斫的工具。唐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十一:「鑱,謂有刀斵鑿者也。」《聊齋志異·種梨》:「把核於手,解肩上鑱,坎地深數寸,納之而覆以土。」何垠注:「鑱,破土取藥之具。」 ⑤刺。《玉篇·金部》:「鑱,刺也。」《淮南子·泰族》:「夫刻肌膚,鑱皮革,被創流血,至難也,然越為之以求榮也。」高誘注:「越人以箴刺皮為龍文,所以為尊榮之也。」《南齊書·東南夷傳·扶南國》:「蔓少子長襲殺旃,以刃鑱旃腹。」《新唐書·循吏傳·薛元賞》:「都市多俠少年,以黛墨鑱膚。」 ⑥雕刻;錾凿。《玉篇·金部》:「鑱,鏨也。」唐陸龜蒙《兩觀銘》:「以石鑱辭,著于闕里。」宋葉適《連州開楞伽峽記》:「小石繂運,大石鑱落,上以火攻,下以堰取。」《續資治通鑑·宋仁宗景祐二年》:「自創八音新器,又請别鑱石為編磬。」 ⑦掘。元許有壬《清平樂》之五:「賞梅觀竹,不暇鑱黄獨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