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鑠 |
释义 | 鑠〔铄〕 《説文》:「鑠,銷金也。从金,樂聲。」 (一)shuò 《廣韻》書藥切,入藥書。藥部。 ①销熔;熔化。《説文·金部》:「鑠,銷金也。」《集韻·藥韻》:「鑠,銷也。」《國語·周語下》:「衆口鑠金。」韋昭注:「鑠,消也。」《淮南子·覽冥》:「以冬鑠膠,以夏造冰。」明方以智《物理小識·金石類》:「金入銀者,甘鍋鑠化。」 ②消毁;削弱。唐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九十:「鑠,消盡也。」《莊子·胠篋》:「彼人含其明,則天下不鑠矣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不鑠,崔云:不消壞也。」《戰國策·秦策五》:「秦先得齊宋,則韓氏鑠,韓氏鑠則楚孤而受兵也。」高誘注:「鑠,消鑠也。言其弱。」宋陸游《晨起對鏡》:「朱顔豈是一朝去,暗鑠潛銷五十年。」 ③磨。《方言》卷七:「鑠,摩也。」錢繹箋疏:「摩,通作磨。」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鑠,磨也。」 ④毁谤。《新唐書·魏元忠傳》:「武后曰:卿累負謗鑠,何邪?」 ⑤渗入。《六書故·地理一》:「鑠,消滲因謂之鑠。《孟子》曰:『仁義禮知,非由外鑠我也。』」宋陸九淵《與曾宅之》:「此理本天所以與我,非由外鑠。」鲁迅《书信·致杨霁云(一九三四年六月九日)》:「中国的事,大抵是由于外铄的,所以世界无大变动,中国也不见得单独全局变动。」 ⑥美,美盛。《爾雅·釋詁下》:「鑠,美也。」《字彙·金部》:「鑠,盛也。」《詩·周頌·酌》:「於鑠王師,遵養時晦。」毛傳:「鑠,美。」朱熹注:「鑠,盛。」《清史稿·樂志三》:「懿鑠兮焜煌。」 ⑦美目貌。《方言》卷二:「好目謂之順,黸瞳之子謂之𥌣。宋、衛、韓、鄭之間曰鑠。」郭璞注:「言光明也。」周祖谟校箋:「鑠等詞皆張目美好之貌。」 ⑧同「爍」。灼烁,光彩貌。唐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七:「鑠如,閃鑠也。言忽霍蹔明也。」《六書故·地理一》:「鑠,火洞明因謂之鑠。别作爍。」唐韓愈等《晚秋郾城夜會聯句》:「蹂野馬雲騰,映原旗火鑠。」元郝經《蘆臺記》:「雲容水影,閃鑠蕩漾。」吴伯箫《我还没有见过长城》:「独独筑长城还铄古灼今鲜亮着。」 (二)yuè 《集韻》弋灼切,入藥以。藥部。 烙;烧。《集韻·藥韻》:「鑠,烙也。」《莊子·胠篋》:「鑠絶竽瑟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鑠絶,崔云:燒斷之也。」唐柳宗元《愚溪對》:「溽暑之鑠,衆從之風,而我從之火。」徐珂《清稗類鈔·氣候類》:「伊犁天氣炎熱,焦鑠千里,人皆避入窖中。」 (三)lì 《集韻》狼狄切,入錫來。 同「鬲」。古代炊具。《集韻·錫韻》:「鬲,《説文》:『鼎屬。』或作鑠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