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鑑,大盆也。一曰監諸,可以取明水於月。从金,監聲。」

jiàn 《廣韻》格懺切,去鑑見。又古銜切。談部。

①古代盛水的大盆。金属制。巨大的也用作浴器。一说似瓮而大口,陶制,用以盛冰存放食物。《説文·金部》:「鑑,大盆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盆者,盎也……字从金,必以金為之也。」徐灝注箋:「鑑,古通作濫。《莊子·則陽篇》:『衛靈公有妻三人,同濫而浴。』……皆盛水器,即所謂大盆也。」《集韻·闞韻》:「鑑,陶器。如甀,大口,以盛冰。或从水,亦作㽉。」《周禮·天官·凌人》:「春始治鑑。」鄭玄注:「鑑,如甀,大口,以盛冰,置食物于中,以禦温氣。」賈公彦疏:「時名為甀,即今之罋是也。」《宋書·禮志二》:「二廟夏祠用鑑盛冰,室一鑑,以禦温氣蠅蚋。」劉侗于奕正《帝京景物略·城東内外·春場》:「納冰窖中,鑑深二丈,冰以入,則固之,封如阜。」

②方诸,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。《説文·金部》:「鑑,監諸,可以取明水於月。」段玉裁注:「『鑑諸』當作『鑑,方諸也』。轉寫奪字耳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烜氏》:『掌以夫遂取明水於日,以覽取明水於月。』注:『夫遂,陽遂也。覽,鏡屬,取水者,世謂之方諸。』《淮南書》:『方諸見月,則津而為水。』注:『方諸,謂陰燧,大蛤也。敦摩令熱,月盛時以向月下,則水生,以銅盤受之,下水數滴。』説與異。《考工記》以覽燧之齊併言,則鑑之為鏡可知也……葢鏡主於照形,鑑主於取明水,本系二物。」

③镜。《廣雅·釋器》:「鑑謂之鏡。」《廣韻·鑑韻》:「鑑,鏡也。」《左傳·莊公二十一年》:「鄭伯之享王也,王以后之鞶鑑予之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鑑,鏡也。」《新唐書·魏徵傳》:「以銅為鑑,可正衣冠。」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西學》:「古云:臨鑒立影。」

④照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鑑,照也。」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「昔有仍氏生女,黰黑而甚美,光可以鑑。」杜預注:「髮膚光色,可以照人。」《文選·阮籍〈詠懷詩十七首〉》之一:「薄帷鑑明月,清風吹我衿。」張銑注:「鑑,照也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三》:「泉混混平吐,清洌鑑人眉宇。」

⑤儆戒,借鉴。《廣韻·鑑韻》:「鑑,誡也。」《正字通·金部》:「考觀古今成敗為法戒者,皆曰鑑。」《墨子·非命下》:「為鑑不遠,在彼殷王。」陳傅良《歷代兵制》卷五:「得失興亡,亦可以為世鑑。」魏源《寰海後十首》之二:「六州錯鑄休重錯,幾見前車鑑後圖。」

⑥察;见。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三十九:「注《左傳》云:『鑑,炤察也。』」《龍龕手鑑·金部》:「鑑,察也。」三國諸葛亮《正議》:「不審鑑,今次之矣。」《雍熙樂府·一枝花·柳拖烟翡翠柔》:「怨天公,不與離人鑑。」又旧式书信套语,用在开头的称呼后,表示请人看信。如:惠鑑;台鑑;钧鑑。

⑦指察照的能力,即见识。如:知人之鑑。三國嵇康《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十九首》之九:「至人遠鑒(鑑)。」《梁書·到洽傳》:「樂安任昉有知人之鑒(鑑)。」

⑧明,光泽。《廣韻·銜韻》:「鑑,明也。」《新書·道德説》:「是故以玉効德之六理:澤者,鑑也。」韓愈等《城南聯句》:「貌鑑清溢匣,眸光寒發硎。」

⑨形。《改併四聲篇海·金部》引《玉篇》:「鑑,形也。」

⑩姓。《萬姓統譜·䧟韻》:「鑑,本朝(鑑復明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4 19:07: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