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絙 |
释义 | 絙 《説文》:「絙,緩也。从糸,亘聲。」段玉裁据《玉篇》改「緩」为「綬」。 (一)huán 《廣韻》胡官切,平桓匣。元部。 绶。《説文·糸部》:「絙,緩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緩當作綬,《玉篇》『絙』下曰:『絙,綬也。』此亦綬之類也。」朱駿聲通訓定聲:「絙,當訓綬,而緩為誤字。」 (二)gēng 《廣韻》古恒切,平登見。 同「緪」。《集韻·登韻》:「緪,《説文》:『大索也。一曰急也。』或省。」《水經注·河水一》:「躡懸絙過河,河兩岸相去咸八十步。」唐封演《封氏聞見記·拔河》:「(拔河)古用篾纜,今民則以大麻絙。」《明史·李自成傳》:「過三五步,留一土柱,繫以巨絙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