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凌 |
释义 | 凌 《説文》:「𠗲,仌出也。从仌,𰮤聲。《詩》曰:『納于𠗲陰。』凌,𠗲或从夌。」 (一)lìng 《集韻》里孕切,去證來。蒸部。 结冰。《説文·仌部》:「𠗲,仌出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仌出者,謂冰之出水,文棱棱然。」 (二)líng 《廣韻》力膺切,平蒸來。蒸部。 ①冰。如:冰凌;凌汛。《廣雅·釋言》:「𠗲,仌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《豳風·七月》篇:『三之日納于凌陰。』毛傳云:『凌陰,冰室也。』凌,《説文》作𠗲。」唐孟郊《羽林行》:「揮鞭快白馬,走出黄河凌。」宋蘇轍《河冰復結復次前韻》:「引縴低徊疑上坂,打凌辛苦甚攻城。」 ②通「陵」。逾越;超过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升部》:「夌,經傳多以陵、以淩、以凌為之。」《吕氏春秋·論威》:「雖有江河之險,則凌之。」高誘注:「凌,越也。」北齊顔之推《古意》:「作賦凌屈原,讀書誇《左》、《史》。」清吴梅《風洞山·省師》:「正氣凌河嶽,不負却平生舊話,把一腔頸血濺黄沙。」 ③攀登;升。《管子·兵法》:「凌山阬,不待鉤梯;歷水谷,不須舟檝。」唐杜甫《望嶽》:「會當凌絶頂,一覽衆山小。」陈毅《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,即日出洋》:「公等凌空去,中华气概雄。」 ④乘。《文選·張衡〈思玄賦〉》:「凌驚雷之砊礚兮,弄狂電之淫裔。」舊注:「凌,乘也。」 ⑤侵犯,欺侮。《楚辭·九歌·國殤》:「凌余陣兮躐余行。」王逸注:「凌,犯也。」《吕氏春秋·不侵》:「立千乘之義,而不可凌。」高誘注:「凌,侮。」唐柳宗元《駁復讎議》:「仇天子之法,而戕奉法之吏,是悖驁而凌上也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百零五回:「賈赦交通外官,依勢凌弱。」 ⑥迫近。南朝梁劉孝威《帆渡吉陽州》:「江風凌曉急,鉦鼓候晨催。」唐白居易《采地黄者》:「凌晨荷鋤去,薄暮不盈筐。」 ⑦顶着;冒着。《楚辭·九章·哀郢》:「凌陽侯之氾濫兮,忽翱翔之焉薄。」唐李白《贈韋侍御黄裳二首》之一:「太華生長松,亭亭凌霜雪。」《警世通言·俞伯牙摔琴謝知音》:「張一片風帆,凌千層碧浪。」 ⑧战栗。也作「淩」。《爾雅·釋言》「淩,慄也」陸德明釋文:「樊光注作凌。」郝懿行義疏:「《爾雅》『淩,慄』,古本作『凌、凓』。」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「熊羆之拏,虎豹之凌遽。」顔師古注:「凌,戰栗也。」 ⑨暴。《廣雅·釋言》:「凌,暴也。」《法言·吾子》:「震風凌雨,然後知夏屋之為帡幪也。」李軌注:「凌,暴也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