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冀 |
释义 | 冀 《説文》:「冀,北方州也。从北,異聲。」郭沫若《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録攷釋》:「冀猶小心翼翼之翼,敬也。」按:金文或从飞,異声。《秦公鐘》「冀」作「𩙺」,即「翼」字之别构。 jì 《廣韻》几利切,去至見。脂部。 ①希望;希图。清徐灝《説文解字注箋·北部》:「冀,从北。北,古背字,蓋從後有所仰望之義。」《華嚴經音義上》引《珠叢》:「冀,謂心有所希求也。」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:「鄭有備矣,不可冀也。」《楚辭·離騷》:「冀枝葉之峻茂兮,願竢時乎吾將刈。」王逸注:「冀,幸也。」唐柳宗元《弔屈原文》:「願荒忽之顧懷兮,冀陳詞而有光。」 ②通「翼(yì)」。恭敬。《荀子·修身》:「行而供冀,非漬淖也。」楊倞注:「供,恭也。冀,當為翼。」 ③通「記」。记载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頤部》:「冀,叚借為記。」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「居三年,作為築冀闕宫庭於咸陽,秦自雍徙都之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冀闕即魏闕也。冀,記也。出列教令,當記於此門闕。」 ④冀州,古九州之一。《説文·北部》:「冀,北方州也。」《書·五子之歌》:「惟彼陶唐,有此冀方。」孔傳:「陶唐帝堯氏都冀州,統天下四方。」孔穎達疏:「天子王有天下,非獨冀州一方,故以『冀方』為都冀州統天下四方。」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「冀之北土,馬之所生,無興國焉。」 ⑤古代国名。在今山西省河津市东北。《左傳·僖公二年》:「冀為不道,入自顛軨,伐鄍三門。冀之既病,則亦唯君故。」杜預注:「冀,國名,平陽皮氏縣東有冀亭。」 ⑥古县名。秦置,地在今甘肃省甘谷县。《漢書·地理志下》:「天水郡……冀。」《後漢書·橋玄傳》:「時上邽令皇甫楨有臧罪,玄收考髡笞,死於冀市,一境皆驚。」又今河北省南部有冀州市,位于滏阳河流域。 ⑦河北省的简称。 ⑧姓。《廣韻·至韻》:「冀,姓。」《字彙·八部》:「冀,姓。晋大夫冀苪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