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共 |
释义 | 共 《説文》:「共,同也。从廿、廾。𦱹,古文共。」 (一)gòng 《廣韻》渠用切,去用羣。東部。 ①共同,共同具有或承受。《説文·共部》:「共,同也。」《論語·公冶長》:「願車馬、衣輕裘,與朋友共,敝之而無憾。」唐聶夷中《古興》:「前聖後聖同,今人古人共,一歲如苦飢,金玉何所用?」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题〈芥子园画谱三集〉赠许广平》:「十年携手共艰危,以沫相濡亦可哀。」 ②副词。一同;皆。《論語·子罕》:「可與共學,未可與適道。」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「天下共立義帝,北面事之。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,大逆無道。」《隋書·北狄傳·契丹》:「婦人不再嫁,以為死人之妻難以共居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零九回:「司馬師兄弟,共持大權,將圖篡逆。」鲁一同《拉粮船》:「行人共说拉船苦,谁传此声中都女。」 ③合计,总共。《徐霞客遊記·楚遊日記》:「由新庵北下龍頭嶺,共五里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五十三回:「前兒那一包碎金子,共是一百五十三兩六錢七分。」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〈死魂灵百图〉小引》:「共计一百零五图。」 ④介词。表示所连及的对象,相当于「跟」、「同」。唐王勃《滕王閣序》:「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。」元馬致遠《漢宫秋》第二折:「他也他也紅妝年幼,無人搭救。昭君共你每有甚麽殺父母冤讎!」蘇曼殊《碎簪記》:「計余前後來此凡十三次,獨遊者九次,共曇諦法師一次,共法忍禪師一次。」 ⑤连词。表示并列关系,相当于「和」、「与」。宋辛棄疾《鷓鴣天·黄沙道中即事》:「松共竹,翠成堆,要擎殘雪鬭疎梅。」元佚名《百花亭》第四折:「兵不擇少共多,敵不避生和死。」 ⑥副词。表示程度深,相当于「极」、「甚」。南朝齊謝朓《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》:「文物共葳蕤,聲明且葱蒨。」唐劉長卿《夏中海紅摇落一花獨開》:「共憐芳意晚,秋露未湏漙。」张相匯釋:「共憐,猶云深憐也。」 ⑦共产党的简称。如:中共。朱德《纪念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》:「(孙中山)确定了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三大政策。」 (二)gōng 《廣韻》九容切,平鍾見。東部。 ①通「恭」。恭敬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豐部》:「共,叚借為恭。」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七年》:「公卑𣏌,𣏌不共也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共,音恭,本亦作恭。」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:「成王不能共事天地,修文武之烈。」顔師古注:「共,讀曰恭。」 ②通「供」。供给。清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共部》:「《周禮》、《尚書》供給、供奉字,皆借『共』為之。」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:「令百官府共其財用,治其施舍,聽其治訟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共,音恭,《禮》本供字皆作共。」《左傳·僖公三十年》:「行李之往來,共其乏困,君亦無所害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共,本亦作供。」《資治通鑑·漢武帝建元六年》:「此必委質為藩臣,世共貢職。」胡三省注:「共,讀曰供。」 ③通「宫」。宫刑。《荀子·正論》:「治古無肉刑,而有象刑:墨黥;慅嬰;共,艾畢。」梁启雄柬釋:「劉(台拱)曰:『共,當作宫。』郝(懿行)曰:『共艾畢者,《慎子》謂以艾畢當宫是也。』(今本畢作韠。)」 ④古国名。 ⑤古地名。指吴越之地。《逸周書·王會》:「共人玄貝,海陽大蟹。」孔晁注:「共人,吴越之蠻。」 ⑥姓。《集韻·鍾韻》:「共,姓。」 (三)gǒng 《集韻》古勇切,上腫見。東部。 ①拱手。后作「拱」。清徐灝《説文解字注箋·共部》:「共,古拱字。」《儀禮·鄉飲酒禮》:「坐奠觶,退,共。」鄭玄注:「共,拱手也。」《逸周書·度邑》:「叔旦恐,泣涕共手。」《潛夫論·本政》:「二世所以共亡天下者,丞相御史也。」引申为拱卫,环绕。《論語·為政》:「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衆星共之。」朱熹集注:「言衆星四面旋繞而歸向之也。」 ②象征法权的玉。《詩·商頌·長發》:「受小共大共,為下國駿厖。」毛傳:「共,法。」 (四)hóng 《集韻》胡公切,平東匣。東部。 ①〔共池〕地名。《集韻·東韻》:「共池,地名。」 ②通「洪」。大。《左傳·莊公二十四年》:「儉,德之共也;侈,惡之大也。先君有共德而君納諸大惡,無乃不可乎?」俞樾平議:「共,當讀為洪。《爾雅·釋詁》:『洪,大也。』德之洪也,猶曰德之大也。下文曰『侈,惡之大也。』洪與大,文異而義同……洪,從共聲,故即叚共為之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