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全 |
释义 | 全 《説文》:「㒰,完也。从入,从工。全,篆文㒰从玉。純玉曰全。𠌆,古文㒰。」 quán 《廣韻》疾緣切,平仙從。元部。 ①纯玉。《説文·入部》:「純玉曰全。」《周禮·考工記·玉人》:「天子用全,上公用龍。」鄭玄注:「全,純玉也。」宋王安石《估玉》:「衆工讓口無敢先,嗟我豈識厖與全。」 ②纯;纯粹。与「杂」相对。《荀子·勸學》:「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。」于省吾新證:「『全』應讀作『純』……《淮南子·時則》『視肥臞全粹』,全粹即純粹。」宋李覯《苦雨初霽》:「泥途漸少車聲活,林薄初乾果味全。」 ③完整;完好。与「残」、「缺损」相对。《説文·入部》:「全,完也。」《周禮·考工記·弓人》:「得此六材之全,然後可以為良。」鄭玄注:「全,無瑕病。」《文選·枚乘〈七發〉》:「純粹全犧,獻之公門。」李善注引孔安國曰:「體完曰全。」宋陸游《自貽》:「耄期身未病,貧困氣猶全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「他妹子王氏,面黄肌瘦,怯生生的路也走不全。」又指国家统一而无分立或分裂的状况。《史記·律書》:「南越、朝鮮自全秦時内屬為臣子,後且擁兵阻阸,選蠕觀望。」《漢書·嚴助傳》:「淮南全國之時,多為邊吏。」顔師古注:「全國,謂未分為三之時也。」 ④保全。《正字通·入部》:「全,保也。」《孫子·謀攻》:「凡用兵之法,全國為上,破國次之。」宋陳亮《酌古論·曹公》:「安有人斷其右臂而左臂能全乎!」清龔自珍《明良論一》:「具思全軀保室家。」 ⑤完备;齐全。《廣韻·仙韻》:「全,具也。」《禮記·祭統》:「禘嘗之義大矣……不明其義,君人不全;不能其事,為臣不全。」鄭玄注:「全,猶具也。」唐皮日休《白太傅居易》:「立身百行足,為文六藝全。」元佚名《陳州糶米》楔子:「待衆大人來全了呵,有事計議。」 ⑥整个;全体。与「部分」相对。《莊子·養生主》:「始臣之解牛之時,所見無非牛者;三年之後,未嘗見全牛也。」宋王安石《易泛論》:「輪,有運動之材,而非車之全也,可以為車之一器也。輿,有承載之材,而亦非車之全者也。」谢觉哉《洛阳一瞥》:「这样,全洛阳就水利化了。」 ⑦病愈。后作「痊」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乾部》:「全,字亦作痊。」《周禮·天官·醫師》:「歲終,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,十全為上,十失一次之。」鄭玄注:「全,猶愈也。」孫詒讓正義:「《説文·入部》云:『全,完也。』引申之,疾愈亦為全。」 ⑧副词。表示范围,相当于「完全」、「都」。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「診病決死生,能全無失乎?」宋辛棄疾《西江月·遣興》:「近來始覺古人書,信着全無是處。」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十八:「四面八方全乱,全响,全迷糊。」 ⑨通「朘(zuī )」。小男孩的生殖器。《老子》第五十五章:「骨弱筋柔而握固,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,精之至也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全,河上作䘒,一本作朘,《説文》云:『赤子陰也。』」 ⑩古州名。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。《古今韻會舉要·先韻》:「全,州名。漢零陵郡,晋置全州。」 ⑪姓。《廣韻·仙韻》:「全,姓。吴有大司馬全琮。」清全祖望《全氏世譜》:「全氏,出自《周官》,泉府之後,以官為氏,其後以同音通于全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