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入 |
释义 | 入 《説文》:「入,内也。象从上俱下也。」 rù 《廣韻》人執切,入緝日。緝部。 ①由外到内。如:入场;入境。《玉篇·入部》:「入,進也。」《春秋·隱公二年》:「夏五月,莒人入向。」《三國志·吴志·吴主傳》:「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,求蓬萊神山及仙藥。」周恩来《送蓬仙兄返里有感》:「群鸦恋晚树,孤雁入寥天。」 ②接纳;采纳。《玉篇·入部》:「入,納也。」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「諫而不入,則莫之繼也。」《戰國策·秦策四》:「王資臣萬金而遊,聽之韓魏,入其社稷之臣於秦。」高誘注:「入,納也。」宋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五:「(秦檜)見高宗,遂道『南自南,北自北』之説。時上頗厭兵,入其言。」 ③收入,进项。如:入不敷出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入,得也。」《商君書·畫策》:「女事盡於内,男事盡於外,則入多矣。」《禮記·王制》:「制國用,量入以為出。」孔穎達疏:「量其今年入之多少,以為來年出用之數。」唐柳宗元《捕蛇者説》:「殫其地之出,竭其廬之入。」靳以《人间人》:「才从外国回来就成为月入四百元的大学教授了。」 ④参与;加入。如:入学;入伍。《戰國策·魏策二》:「今吾為子外之,令毋敢入子之事。入子之事者,吾為子殺之亡之胡如?」高誘注:「入,猶與也。」《水滸全傳》第六十四回:「我多時要投奔大寨入夥,卻没條門路。」 ⑤交;交纳。《漢書·食貨志上》:「邊食足以支五歲,可令入粟郡縣矣。」宋王安石《上五事劄子》:「今以百萬緡之錢,權物價之輕重,以通商而貰之,令民以歲入數萬緡息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十三回:「便是有罪,己物可以入官;這祭祀産業,連官也不入的。」 ⑥合,契合。《淮南子·主術》:「譬猶方員之不相蓋,而曲直之不相入。」唐朱慶餘《近試上張水部》:「妝罷低聲問夫婿:畫眉深淺入時無?」清佚名《常熟報恩牌坊碑序》:「行見海色河聲,齊入元音之奏,琴風鏡月,同沾化雨之滋。」 ⑦古汉语四声之一。今普通话无入声,只在个别方言中存在。南朝梁沈約《四聲譜》:「上去入為仄聲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