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榷 |
释义 | 榷 《説文》:「榷,水上横木所以渡者也。从木,隺聲。」 què ㊀《廣韻》古岳切,入覺見。藥部。 ①架在水上的横木,即独木桥。《説文·木部》:「榷,水上横木所以渡者也。」桂馥義證:「榷,徐鍇曰:『即溪澗夏有水,冬無水處横木為之,至冬則去。今曰水彴橋。』《爾雅》謂之石杠,亦曰畧彴。」朱駿聲通訓定聲:「榷,一名徒杠,一名徛,一名略彴。按:兩頭聚石以木横架之,故亦名石杠。」《廣雅·釋宫》:「榷,獨梁也。」《初學記》卷七引《廣志》曰:「獨木之橋曰榷,亦曰彴。」 ②专营;专卖。《漢書·武帝紀》:「初榷酒酤。」顔師古注:「應劭曰:『縣官自酤榷賣酒,小民不復得酤也。』韋昭曰:『以木渡水曰榷,謂禁民酤釀,獨官開置,如道路設木為榷,獨取利也。』」宋沈括《夢溪筆談·官政一》:「聽民間賈販,唯收税錢,不許官榷。」清顧炎武《天下郡國利病書·福建一》:「於是,商日困,而榷日棼矣。」 ③税。《文獻通考·征榷考》:「其擅加雜榷,率一切宜停。」又征(税)。明張居正《贈水部周漢浦榷竣還朝序》:「荆州榷税,視他處最少。」清趙翼《廿二史劄記·五代鹽麴之禁》:「明宗乃詔鄉村人户,於秋田苗上每畝納錢五文,聽民自造麴釀酒,其城坊亦聽自造而榷其税。」 ④商量;研讨。《南史·蕭統傳》:「恒自討論墳籍,或與學士商榷古今,繼以文章著述,率以為常。」唐劉知幾《史通·書志》:「榷而為論,未見其宜。」 ⑤坚固。《玄儒先生婁壽碑》:「樂天知命,榷乎其不可拔也。」 ㊁《集韻》克角切,入覺溪。 木名。《集韻·覺韻》:「榷,木名,枳也。有實如柚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