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楦 |
释义 | 楦 xuàn 《集韻》呼願切,去願曉。 ①楦子,做鞋用的模型。《集韻·願韻》:「楥,《説文》『履法也。』或从宣。」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乾部》:「楥,字亦作楦,蘇俗謂之楦頭,削木如履,置履中,使履成如式,平直不皴。」宋吴自牧《夢粱録·諸色雜賈》:「家生動事,如桌櫈,涼牀……鞋楦,沿街吟叫撲賣。」明馮夢龍《古今譚概·專愚部·艾子》:「齊人獻木履于宣王,略無刻斵之迹。(宣)王曰:『此履豈非出于生乎?』艾子曰:『鞋楦是其核也。』」泛指填塞物体中空部分的模架或其他实物。宋陸游《醉中書懷》:「羸然雲水身,本非朱紫楦。」唐佚名《玉泉子真録》:「初製巾首,輒先斫木為模,所謂其楦者。」清古吴墨浪子《西湖佳話·南屏醉迹》:「則精神自不肯隨塵凡,為皮囊袵楦。」 ②用东西填紧或撑大物体的中空部分。《新唐書·西域傳·泥婆羅》:「俗翦髮逮眉,穿耳,楦以筩若角,緩至肩者為姣好。」明郎瑛《七修續稿·奇謔類·屍行》:「成祖時,都御史景清犯駕伏誅,以屍楦草,懸於長安門。」刘大白《田主来》:「譬如贼偷和狗咬,凭他楦得大肚饱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