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罪 |
释义 | 罪 《説文》:「罪,捕魚竹网。从网、非。秦以罪為辠字。」段玉裁注:「本形聲之字,始皇改為會意字也……《文字音義》云:始皇以辠字似皇,乃改為罪。按:經典多出秦後,故皆作罪。罪之本義少見於竹帛。」 zuì 《廣韻》徂賄切,上賄從。微部。 ①捕鱼竹网。《説文·网部》:「罪,捕魚竹网。」《字彙補·网部》:「罪,捕魚器。」 ②作恶或犯法的行为。如:有罪;罪大恶极。《玉篇·网部》:「罪,犯法也。」《易·解》:「君子以赦過宥罪。」孔穎達疏:「罪謂故犯。」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:「惡不忍聞,罪不容誅。」《元史·王利用傳》:「有功必賞,有罪必罰。」也指犯有罪行的人。漢曹操《與孫權書》:「近者奉辭伐罪,旄麾南指,劉琮束手。」三國魏曹叡《櫂歌行》:「伐罪以弔民,清我東南疆。」 ③过失;错误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「王曰:『此則寡人之罪也。』」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「此天之亡我,非戰之罪也。」章炳麟《秦政记》:「秦政如是,然而卒亡其国者,非法之罪也。」 ④惩罚;治罪。《篇海類編·器用類·网部》:「罪,罰曰罪。」《書·舜典》:「流共工于幽州,放驩兜于崇山,竄三苗于三危,殛鯀于羽山,四罪而天下咸服。」《韓非子·内儲説上》:「有過不罪,無功受賞,雖亡不亦可乎?」《史記·田叔列傳》:「趙有敢隨張王,罪三族。」《金史·昂傳贊》:「且思忠之最可罪者,構害贊謨,又納其室而敚其貲。」 ⑤归罪。《左傳·莊公十一年》:「禹、湯罪己,其興也悖焉;桀、紂罪人,其亡也忽焉。」唐杜甫《劍門》:「吾將罪真宰,意欲鏟疊嶂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十七回:「(劉)延曰:『只恐夏侯惇知之,必然罪我。』」 ⑥祸殃。《韓非子·喻老》:「翟人有獻豐狐、玄豹之皮於晋文公,文公受客皮而歎曰:『此以皮之美自為罪。』夫治國以名號為罪,徐偃王是也;以城與地為罪,虞、虢是也。故曰:『罪莫大於可欲。』」闻一多《李白之死》:「这岂不自作的孽,自招的罪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