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鐓 |
释义 | 鐓〔镦〕 (一)duì 《廣韻》徒對切,去隊定。 ①同「錞」。矛㦸柄末的平底金属套。《廣雅·釋器》:「鐓,鐏也。」《廣韻·隊韻》:「鐓,矛下銅也。」《集韻·隊韻》:「錞,《説文》:『矛㦸柲下銅鐏也。』或从敦。」《禮記·曲禮上》:「進矛㦸者前其鐓。」鄭玄注:」平底曰鐓,取其鐓地。」宋陳造《赤石灘》:「奔衖震溝𤱶,狼石森㦸鐓。」 ②置物地上。清桂馥《札樸·鄉里舊聞·附鄉言正字》:「置物地上曰鐓。」 (二)duī 《集韻》都回切,平灰端。 ①下垂。《集韻·灰韻》:「鐓,《説文》:『下垂也。』或書作鐜。」按:《説文·金部》作「鐜」。 ②打夯用的重锤。《集韻·灰韻》:「鐓,《説文》:『一曰千斤椎。』」按:清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金部》:「椎所以擊也……千斤椎若今衆舉以築地者是也。」《水經注·渭水下》:「秦始皇造橋,鐵鐓重不勝,故刻石作力士孟賁等像以祭之,鐓乃可移動也。」 (三)dūn 《集韻》都昆切,平魂端。 ①同「驐」。阉割。《篇海類編·珍寶類·金部》:「鐓,與驐同。去畜勢。」《正字通·金部》:「今俗雄鷄去勢去謂之鏾,《臞仙肘後經》作『鐓鷄』。」清郝懿行《證俗文》卷十七:「凡牡而去勢者曰浄貓、善狗、鐓雞、閹豬、羯羊、宦牛、騸馬。」 ②冲压金属板,使其变形,不加热叫冷镦,加热叫热镦。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