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〔衅〕

《説文》:「釁,血祭也。象祭竈也。从爨省,从酉。酉,所以祭也。从分,分亦聲。」

xìn 《廣韻》許覲切,去震曉。諄部。

①血祭。《説文·爨部》:「釁,血祭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凡言釁廟,釁鐘,釁鼓,釁寳鎮、寳器,釁龜策,釁宗廟、名器,皆同,以血塗之,因薦而祭之也。」《周禮·春官·天府》:「上春釁寳鎮及寳器。」鄭玄注:「釁,謂殺牲以血血之。」柳宗元《遊南亭夜還叙志七十韻》:「問牛釁悲鐘,説彘驚臨牢。」陸游《雪中忽起從戎之興戲作》之二:「獸奔鳥散何勞逐,直斬單于釁寳刀。」

②缝隙;裂痕。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爨部》:「凡坼罅謂之釁。」《續漢書·律曆志上》:「候氣之法,為室三重,户閉,塗釁必周,密布緹縵。」《天工開物·冶鑄·鐘》:「甲爐既傾,乙爐疾繼之,丙爐又疾繼之。其中自然粘合。若相承迂緩,則先入之質欲凍,後者不粘,釁所由生也。」

③过失。翟灝《通俗編·品目》:「釁本物瑕,而人行有瑕缺,亦借以言之,自春秋時至今,未更嘗别。」《左傳·莊公十四年》:「人無釁焉,妖不自作。」孔穎達疏:「若使人無釁隙焉,則妖孽不能自作。」《資治通鑑·晋孝武帝太元七年》:「願陛下且按兵積穀,以待其釁。」楊秀清蕭朝貴《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》:「慨自有明失政,滿洲乘釁,混亂中國。」

④祸患。《後漢書·隗囂傳論》:「夫功全則譽顯,業謝則釁生。」紀君祥《趙氏孤兒大報讐》第三折:「如今削除了這點萌芽,方纔是永無後爨。」

⑤争端。《遼史·耶律合住等傳論》:「(劉)六符啓釁邀功,豈國家之利哉?」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交涉》:「我中國顧全大局,忌開邊釁。」

⑥罪。《玉篇·爨部》:「釁,罪也。」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「會聞用師,觀釁而動。」杜預注:「釁,罪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釁是間隙之名……既有間隙,故為得罪也。」《文選·曹植〈上責躬應詔詩表〉》:「臣自抱釁歸蕃。」吕向注:「釁,罪也。」《通志·刑法略》:「釁門子弟不得居宿衛近侍之官。」

⑦征兆。《玉篇·爨部》:「釁,兆也。」《國語·魯語上》:「若鮑氏有釁,吾不圖矣。」韋昭注:「釁,兆也。言氏若有禍兆,吾不能豫圖之。」《三國志·吴志·陸遜傳》:「近覽劉氏傾覆之釁。」

⑧兽类呼吸。《爾雅·釋獸》:「獸曰釁。」郭璞注:「自奮釁。」郝懿行義疏:「釁者,隙也。獸卧引氣鼓息,腹脅間如有空隙,故謂之釁。」

⑨涂;熏。《正字通·酉部》:「釁,塗也。」《字彙補·酉部》:「釁,薰也。」《周禮·春官·女巫》:「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。」《國語·齊語》:「比至,三釁、三浴之。桓公親逆之于郊。」韋昭注:「以香塗身曰釁。釁或為熏。」《漢書·賈誼傳》:「豫讓釁面吞炭。」顔師古注:「鄭氏曰:『釁,漆面以易貌。』……師古曰:釁,熏也,以毒藥熏之。」

⑩奋动。《玉篇·爨部》:「釁,動也。」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六年》:「夫小人之性,釁於勇。」杜預注:「釁,動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先儒皆以釁為動也。王肅云,釁謂自矜奮以夸人。王延壽《魯靈光殿賦》云『仡奮釁以軒鬐。』是釁為奮動之意也。」

⑪离,遭遇。一说通「興」。兴起。《國語·晋語九》:「昔先主文子少釁於難。」韋昭注:「釁,猶離也。」俞樾平議:「釁,當讀為興。《禮記·文王世子篇》『既興器用幣』,注曰:『興當為釁字之誤也。』其實興與釁亦聲近而通用……釁於難謂興起於患難之中也。」

⑫姓。《正字通·酉部》:「釁,姓。釁夏。」《説苑·善説》:「釁蚠黄生於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1 8:54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