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曷 |
释义 | 曷 《説文》:「曷,何也。从曰,匃聲。」 (一)hé ㊀《廣韻》胡葛切,入曷匣。月部。 ①代词。表示疑问。 ②副词。 ③通「蝎」。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「先生曷鼻,巨肩,魋顔,蹙齃,膝攣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曷鼻謂鼻如蝎蟲也。」《明史·李自成傳》:「自成為人高觀深䫜,鴟目曷鼻,聲如豺。」 ㊁《集韻》丘葛切,入曷溪。 〔曷旦〕也作「䳚旦」、「鶡旦」。即「寒号虫」。参见「鶡」。《集韻·曷韻》:「䳚,䳚旦,鳥名。或作曷。」 (二)è 《集韻》阿葛切,入曷影。月部。 ①逮,及。《集韻·曷韻》:「曷,逮也。」《詩·小雅·四月》:「我日構禍,曷云能穀。」毛傳:「曷,逮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逮何時能為善?」 ②通「遏」。止。《爾雅·釋詁下》:「曷,止也。」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泰部》:「曷,叚借為遏。」《詩·商頌·長發》:「如火烈烈,則莫我敢曷。」按:《荀子·議兵》、《漢書·刑法志》引「曷」皆作「遏」。 (三)hè 《集韻》許葛切,入曷曉。 同「愒」。恫吓。《集韻·曷韻》:「愒,相恐怯也。或作曷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