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景 |
释义 | 景 《説文》:「景,光也。从日,京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光所在處,物皆有陰。」「後人名陽曰光,名光中之陰曰影,别製一字,異義異音」。 (一)jǐng 《廣韻》居影切,上梗見。陽部。 ①日光,亮光。《廣韻·梗韻》:「景,光也。」漢曹操《陌上桑》:「景未移,行數千。壽如南山不忘愆。」《後漢書·班彪傳附班固》:「《寶鼎詩》:『嶽脩貢兮川效珍,吐金景兮歊浮雲』」李賢注:「景,光也。」清陳鴻墀《全唐文紀事·政治》:「移牒益州曰:此路高山臨雲,深谷無景。至有斗絶臣險,殆不通人踪。」 ②指太阳。《漢書·敘傳》:「含景耀,吐精英。」《文選·王融〈三月三日曲水詩序〉》:「求中和而經處,揆景緯以裁基。」吕向注:「揆,度也;景,日;緯,星也。言度日星以正東西南北之位。」南朝梁任昉《齊竟陵文宣王行狀》:「于時景燭雲火,風馳羽檄。」 ③明;光明;明亮。《廣韻·梗韻》:「景,明也。」《詩·小雅·車舝》:「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」鄭玄箋:「景,明也。」《荀子·解蔽》:「故濁明外景,清明内景。」 ④照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景,照也。」《廣韻·梗韻》:「景,炤也。」 ⑤情况;现象。《廣韻·梗韻》:「景,像也。」《漢書·梅福傳》:「陰盛陽微,金鐵為飛,此何景也?」顔師古注引蘇林曰:「景,象也。何象,言將危亡也。」宋蘇軾《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》:「解襟顧景各箕踞,擊劍賡歌幾舉觥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四十六回:「把方才鳳姐過去回來所有的形景言詞,始末原由,都告訴了他。」 ⑥景色;景致。南朝宋鮑照《舞鶴賦》:「雰昏夜歇,景物澄廓。」宋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「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。」方志敏《可爱的中国》:「中国是无地不美,到处皆景。」又特指戏剧、电影的布景和摄影棚的景物。如:内景;外景。 ⑦剧本的一幕中因布景的不同而划分的段落。如:第二幕第一景。 ⑧时光;光景。《文選·謝靈運〈登江中孤嶼〉》:「懷新道轉迥,尋異景不延。」劉良注:「懷想新知,其道轉遠,尋求奇異,則光景不長。」《敦煌變文集·維摩詰經講經文》:「空戀笙歌嫌景促,不憂虚幻恰心遲。」元佚名《陳州糶米》第三折:「我如今暮景衰年,鞍馬上實勞倦。」 ⑨仰慕;仰望。《篇海類編·天文類·日部》:「景,慕也;仰也。」《後漢書·劉般傳附劉愷》:「今愷景仰前脩。」李賢注:「景,猶慕也。」唐李白《與韓荆州書》:「何令人之景慕,一至於此耶!」清陳夢雷《孝廉徐俟齋先生墓誌銘》:「先生窮而在下,不求舉世有一人知,而舉世人知而景之者如此。」 ⑩古代出门御尘的罩衣。后作「幜」。《儀禮·士昬禮》:「婦乘以几,姆加景,乃驅。」鄭玄注:「景之制,蓋如明衣,加之以為行道禦塵,令衣鮮明也。景亦明也。……今文景作幜。」 ⑪钟乳,即钟面上隆起的部分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鳧氏》:「鍾帶謂之篆,篆間謂之枚,枚謂之景。」鄭玄注引鄭司農云:「枚,鍾乳也。」 ⑫物理学旧时称光谱为景。 ⑬大。《爾雅·釋詁上》:「景,大也。」《詩·小雅·小明》:「神之聽之,介爾景福。」毛傳:「介、景,皆大也。」鄭玄箋:「介,助也。神明聽之,則將助女以大福。」《後漢書·班彪傳附班固》:「敷洪藻,信景鑠。」李賢注:「景,大也。」《隋書·煬帝紀上》:「朕嗣膺景業,傍求雅訓。有一弘益,欽若令典。」 ⑭山名。 ⑮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四》:「景氏,芈姓,楚公族也。漢初徙山東豪族於關中,今好畤華陽諸景是也。楚有景差。」 (二)yǐng 《集韻》於境切。上梗影。陽部。 阴影。后作「影」。《顔氏家訓·書證》:「凡陰景者,因光而生,故即謂為景。《淮南子》呼為景柱,《廣雅》云:『晷柱挂景。』並是也。至晋世葛洪《字苑》,傍始加彡,音於景反。」《集韻·梗韻》:「景,物之陰影也。葛洪始作影。」《詩·邶風·二子乘舟》:「二子乘舟,汎汎其景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景,如字,或音影。」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:「以土圭之灋,測土深,正日景以求地中。」《清史稿·疇人傳一·王錫闡》:「日光射物,必有虚景,虚景者光徑與實徑之所生也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