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〔纠〕

《説文》:「糾,繩三合也。从糸、丩。」

(一)jiū 《廣韻》居黝切,上黝見。幽部。

①绞合的绳索。《説文·丩部》:「糾,繩三合也。」王筠句讀:「《字林》:『糾,兩合繩;纆,三合繩。』《漢書音義》:『二股謂之糾,三股謂之纆。』《易·坎卦》釋文:『云:三股曰徽,兩股曰纆。』案:此類往往各書不一,不可以律《説文》。」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「夫禍之與福兮,何異糾纆。」

②缠绕;纠缠。《玉篇·丩部》:「糾,絞也,繚也。」淮南小山《招隱士》:「樹輪相糾兮,林木茷骩。」《後漢書·張衡傳》:「玄武縮於殼中兮,螣蛇蜿而自糾。」李賢注:「糾,纏結也。」

③收聚;集结。《玉篇·丩部》:「糾,收也。」《左傳·僖公二十四年》:「召穆公德之不類,故糾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詩。」《後漢書·荀彧傳》:「若收離糾散,乘虚以出,則公之事去矣。」

④督察。《玉篇·丩部》:「糾,督也。」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:「五曰刑典,以詰邦國,以刑百官,以糾萬民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彈正糾察也。」《漢書·平帝紀》:「雖有王侯之屬,莫能相糾。」李白《送族弟單父主簿凝》:「往來糾二邑,此去何時還?」

⑤检举;告发。《玉篇·丩部》:「糾,舉也。」又《糸部》:「糾,告也。」《書·冏命》:「繩愆糾謬,格其非心。」孔穎達疏:「繩謂彈正,糾謂發舉。有愆則彈正之,有錯謬則發舉之。」《後漢書·蔡茂傳》:「會洛陽董宣舉糾湖陽公主,帝始怒收,既而赦之。」《隋書·刑法志》:「詔有能糾告者,没賊家産業以賞糾人。」

⑥矫正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:「仲尼曰:『善哉,政寬則民慢,慢則糾之以猛,猛則民殘,殘則施之以寬。』」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「制國詰禁,以糾邦國。」鲁迅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「匡纠流俗,厉如雷霆。」

⑦迅急。《玉篇·丩部》:「糾,戾也,急也。」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二十三:「糾紛,《廣雅》:『糾,急也。』」《荀子·議兵》:「矜糾收繚之屬為之化而調。」王先謙集解引王念孫曰:「矜糾收繚,皆急戾之意,故與調和相反。」

⑧曲折。南朝何遜《渡連圻》:「洑流自洄糾,激瀨視奔騰。」

⑨方言。拧。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二部第八章:「郝又三正待伸手纠他的脸。」

⑩姓。《姓觿·有韻》:「糾,見《姓纂》。」

(二)jiǎo 《集韻》舉夭切,上小見。幽部。

〔窈糾〕舒缓貌。《集韻·小韻》:「糾,窈糾,舒皃。」《詩·陳風·月出》:「月出皎兮,佼人僚兮,舒窈糾兮,勞心悄兮。」傳:「窈糾,舒之姿也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5 5:06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