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粳 |
释义 | 粳 jīng 《廣韻》古行切,平庚見。 ①稻的一种,其米粒不黏。《玉篇·米部》:「粳,不黏稻。」《集韻·庚韻》:「秔,《説文》:『稻屬。』或作粳。」《本草綱目·穀部·粳》:「秔,與粳同。粳乃穀稻之總名也,有早、中、晚三收。諸《本草》獨以晚稻為粳者,非矣。粘者為糯,不粘者為粳。糯者懦也,粳者硬也。」漢杜篤《論都賦》:「漸澤成川,粳稻陶遂,厥土之膏,畝價一金。」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物異》:「乾陁國昔尸毗王倉庫為火所燒,其中粳米燋者,于今尚存,服一粒永不患瘧。」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怀旧》:「如语及米,则竟曰米,不可别粳糯。」 ②特指不黏的晚稻。元王禎《農書》卷二:「南方水稻,其名不一,大概為類有三:早熟而緊細者曰秈,晚熟而香潤者曰粳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