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粲 |
释义 | 粲 《説文》:「粲,稻重一䄷,為粟二十斗、為米十斗曰毇;為米六斗太半斗曰粲。从米,𣦼聲。」 càn 《廣韻》蒼案切,去翰清。元部。 ①精米,上等白米。《説文·米部》:「粲,稻重一䄷,為粟二十斗、為米十斗曰毇,為米六斗太半斗曰粲。」段玉裁注:「稻米九斗而舂為八斗則亦曰𥽦,八斗而舂為六斗大半斗則曰粲。猶之禾黍𥽦米為七斗則曰侍御也。禾黍米至於侍御,稻米至於粲,皆精之至矣。」《漢書·惠帝紀》:「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孫耳孫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,皆耐為鬼薪白粲。」顔師古注引應劭曰:「坐擇米使正白為白粲。」《南史·孝義傳上·何子平》:「子平曰:『尊老在東,不辦得米,何心獨饗白粲。』」明袁宏道《虎耳巖不二和尚碑記》:「所得一縷一粲,盡以供十方遊衲。」 ②鲜明貌。《廣雅·釋言》:「粲,鮮也。」又《釋詁四》:「粲,明也。」《玉篇·米部》:「粲,鮮好皃。」《詩·小雅·伐木》:「於粲洒埽,陳饋八簋。」毛傳:「粲,鮮明貌。」三國魏曹植《贈徐幹》:「圓景光未滿,衆星粲以繁。」宋蘇軾《訪詹使君食槐芽冷淘》:「枇杷已熟粲金珠,桑落初嘗灧玉蛆。」明湯顯祖《紫釵記·醉俠閒評》:「風光粲,雲影摇,矯帽輕衫碧玉縧。」 ③精洁;洁白。《荀子·榮辱》:「俄而粲然有秉芻豢稻粱而至者。」楊倞注:「粲然,精絜貌。」宋黄庭堅《秘書省冬夜宿直寄懷李德素》:「姮娥携青女,一笑粲萬瓦。」 ④笑貌。《正字通·米部》:「粲,笑貌。」《穀梁傳·昭公四年》:「(靈王使人)曰:『有若楚公子圍,弑其兄之子而代之為君者乎?』軍人粲然皆笑。」范𡩋注:「粲然,盛笑貌。」宋范成大《蛇倒退》:「我乃不能答,付以一笑粲。」徐珂《清稗類鈔·譏諷類》:「今之弄筆,意在一粲。」 ⑤有文采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粲,文也。」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「自孔子卒,京師莫崇庠序,唯建元元狩之閒,文辭粲如也。」《法言·孝至》:「君人者務在殷民阜財,明道信義,致帝者之用,成天地之化,使粒食之民粲也,晏也。」李軌注:「粲,文采。晏,和柔。」又艳丽。《文選·陸雲〈為顧彦先贈婦二首〉》之二:「皎皎彼姝子,灼灼懷春粲。」李善注:「賈逵曰:『粲,亦美貌。』」宋蘇軾《謝郡人田賀二生獻花》:「慇懃此粲者,攀折為誰哉!」自注:「賀獻魏花三朵。」 ⑥明白;清楚。《廣韻·翰韻》:「粲,察也。」《荀子·非相》:「欲觀聖王之跡,則於其粲然者矣。」楊倞注:「粲然,明白之貌。」《漢書·宣帝紀》:「骨肉之親粲而不殊。」顔師古注:「粲,明也。殊,絶也。當明於仁恩不離絶也。」清黄生《義府·畫一》:「蓋言(蕭)何法令至明,條目粲列,有似於畫一爾。」 ⑦众多。《詩·鄭風·羔裘》:「羔裘晏兮,三英粲兮。」鄭玄箋:「粲,衆意。」《史記·周本紀》:「夫獸三為羣,人三為衆,女三為粲。」張守節正義:「曹大家云:羣,衆,粲,皆多之名也。」唐李白《贈劉都使》:「歸家酒債多,門客粲成行。」 ⑧通「餐(cān)」。饭食;食。《爾雅·釋言》:「粲,餐也。」郭璞注:「今河北人呼食為餐。」《詩·鄭風·緇衣》:「適子之館兮,還予授子之粲兮。」毛傳:「粲,餐也。」陳奂傳疏:「粲為餐之假借字。」唐柳宗元《天對》:「益革民艱,咸粲厥粒。」 ⑨姓。《廣韻·翰韻》:「粲,姓。出《姓苑》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