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料,量也。从斗,米在其中。」

(一)liào 《廣韻》力弔切,去嘯來。又落蕭切。宵部。

①量;称量。《説文·斗部》:「料,量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量者,稱輕重也。稱其輕重曰量,稱其多少曰料,其義一也。」

②计点;清查。《玉篇·斗部》:「料,數也。」《增韻·嘯韻》:「料,計也。」《國語·周語上》:「宣王既喪南國之師,乃料民於太原。」韋昭注:「料,數也。」《晋書·庾亮傳附庾冰》:「隱實户口,料出無名萬餘人,以充軍實。」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·雁門太守行》:「文武備具,料民富貧。」

③预测;揣度;估量。如:料事如神。《廣韻·嘯韻》:「料,度量也。」戰國宋玉《對楚王問》:「夫蕃籬之鷃,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?」湯顯祖《牡丹亭·問喜》:「料今番榜上高題。」茅盾《春蚕》:「谁也料得到这些『宝宝』上山前还得吃多少叶。」

④挑选。如:料简。《鬼谷子·捭闔》:「捭之者,料其情也。」陶弘景注:「料謂簡擇。」《三國志·吴志·陸遜傳》:「料得精兵八千餘人,三郡平。」《新唐書·崔彦曾傳》:「彦曾料丁男乘城。」

⑤理。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料,理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料者度之理也。」
管理。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「(孔子)及長,嘗為季氏吏,料量平。」《吴子·圖國》:「武侯問曰:『願聞治兵、料人、固國之道。』」
审理。《晋書·石苞傳》:「中詔申料,罪譴澄雪。」
清理。《樂府詩集·清商曲辭·讀曲歌》:「逋髮不可料,憔悴為誰睹。」
照料;照看。《三國志·吴志·陸遜傳》:「其所生得,皆加營護,不令兵士干擾侵侮,將家屬來者,使就料視。」

⑥用同「撂」。扔下;甩掉。鄭廷玉《後庭花》第四折:「可有這曬衣服的繩子,我解下來一頭拴在井欄上,一頭料下去。」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長安》:「我何不把銀子料在水裏,也呯的響一聲。」

⑦可用以造成成品的东西;可供参考的事实。如:原料;木料;史料。《正字通·斗部》:「料,材質也。」高適《留别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》:「羈旅雖同白社遊,詩書已作青雲料。」張炎《詞源·雜論》:「大詞之料,可以斂為小詞。」林則徐《驗催運河挑工并趕赴黄河兩岸查料摺》:「且思料物,為修防根本。」也喻指人的材质(含有贬义时相当于「货色」的意思)。如:他是块料。湯顯祖《牡丹亭·旅寄》:「呀,甚城南破瓦窰,閃下個精寒料。」

⑧供人畜食用或提供植物营养的物品。如:饮料;饲料;肥料。《北史·高道穆傳》:「銅價至賤,五十有餘,其中人功、食料、錫炭、鉛砂,縱復私營,不能自潤。」《新五代史·東漢世家·劉旻》:「歸,為黄騮治廐,飾以金銀,食以三品料,號『自在將軍』。」佚名《陳州糶米》楔子:「陳州亢旱三年,六料不收,黎民苦楚,幾至相食。」

中国旧时一种人造的半透明物,以玛瑙、紫石英等为原料,可以用来仿造珠玉,也可抽成丝。如:料器;料货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六回:「天色已黑,府廳上點起一對料絲燈來。」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十回:「再一看,這胡鏡孫頭上戴的是料毯。」

官吏薪俸收入的一部分,即所谓食料、口粮。《增韻·嘯韻》:「料,禄料也。」《隋書·厙狄士文傳》:「(厙狄士文)性清苦,不受公料,家無餘財。」蘇軾《論特奏名》:「許先借料錢,遠者許借三月。」

⑪量词。
指物的分剂,以一定数量的物品为一计算单位,称为一料。《玉海·兵制·刀》:「乾道元年,命軍器所造雁翎刀,以三千柄為一料。」蘇軾《乞不給散青苗錢斛狀》:「候豐熟日,分作五年十料,隨二税送納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三回:「賈母道:『這正好,我這裏正配丸葯呢,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。』」
载重计量单位,每料重为一石。参见《宋會要·食貨》四三之十六、四七之十五。
过去计算木料的单位。两端截面一方尺,长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。

(二)liáo 《經典釋文》力彫反。宵部。

①捋。《正字通·斗部》:「料,捋也。」《莊子·盜跖》:「疾走料虎頭,編虎鬚,幾不免虎口哉!」郭象注:「料,捋也。」高文秀《誶范叔》第四折:「他怎敢輕料虎狼鬚?」

②古乐器名。长柄摇鼓,即小鼗。《爾雅·釋樂》:「大鼗謂之麻,小者謂之料。」郭璞注:「料者,聲清而不亂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1 11:56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