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敖,出游也。从出,从放。」段玉裁注:「从放,取放浪之意。」

(一)áo 《廣韻》五勞切,平豪疑。宵部。

①出游;闲游。后作「遨」。《説文·放部》:「敖,出游也。」朱駿聲通訓定聲:「敖,俗字作遨。」《詩·小雅·鹿鳴》:「我有旨酒,嘉賓式燕以敖。」傳:「敖,遊也。」《漢書·食貨志上》:「聖王量能授事,四民陳力受職,故朝亡廢官,邑亡敖民,地亡曠土。」顔師古注:「敖,謂逸游也。」北魏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·景林寺》:「(盧白頭)性愛恬静,丘園放敖。」

②戏谑。《爾雅·釋詁上》:「敖,戲謔也。」郭璞注:「謂調戲也。」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敖,戲也。」《管子·四稱》:「誅其良臣,敖其婦女。」《史記·天官書》:「箕為敖客,曰口舌。」司馬貞索隱引宋均曰:「敖,調弄也。箕以簸揚,調弄象也。」《新唐書·柳公綽傳》:「婦人敖蕩者,沉之江。」

③喧噪。《荀子·强國》:「無愛人之心,無利人之事,而日為亂人之道,百姓讙敖。」楊倞注:「敖,喧噪也。亦讀為嗷,謂叫呼之聲嗷嗷然也。」

春秋楚国称未成君而死,无谥号者。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:「葬子干,實訾敖。」杜預注:「不成君,無號諡者,皆謂之敖。」《楚辭·天問》:「吾告堵敖以不長。」朱熹注:「人謂未成君而死者曰敖。」

⑤犬长四尺曰敖。《史記·晋世家》:「(趙)盾既去,靈公伏士未會,先縱齧狗名敖。」裴駰集解引何休曰:「犬四尺曰敖。」

⑥仓房。后作「廒」。王安石《茶商十二説》:「堆積敖廩。」袁文《甕牖閑評》卷六:「敖,乃地名,時以地為倉故爾,今所在竟謂倉為敖,蓋循習之誤。」

⑦同「螯」。《正字通·攴部》:「敖,蟹大足有毛,似鉞。俗作螯。」

⑧通「熬」。煎熬。《荀子·富國》:「天下敖然,若燒若焦。」楊倞注:「敖,讀為熬。」《戰國策·魏策二》:「齊桓公夜半不嗛,易牙乃敖燔炙,和調五味而進之。」

⑨古地名。故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。《詩·小雅·車攻》:「搏獸于。」鄭玄箋:「敖,地。今近滎陽。」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「師在之間。」杜預注:「二山,在滎陽縣西北。」

⑩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四》:「氏,顓帝太敖之後。敖穎士登進士第。望出譙國。」

(二)ào 《集韻》魚到切,去号疑。宵部。

倨傲;狂妄。后作「傲」。《爾雅·釋言》:「敖,傲也。」《廣雅·釋言》:「敖,妄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亦作傲。」《書·益稷》:「無若丹朱敖,惟慢遊是好。」《禮記·曲禮上》:「敖不可長,欲不可從(縱)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敖,慢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敖者,矜慢在心之名。」賈誼《道術》:「弟敬愛兄謂之悌,反悌為敖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30 1:54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