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簞 |
释义 | 簞〔箪〕 《説文》:「簞,笥也。从竹,單聲。漢律令:『簞,小筐也。』《傳》曰:『簞食壺漿。』」 dān 《廣韻》都寒切,平寒端。元部。 ①盛饭食的竹器,圆形,有盖。《説文·竹部》:「簞,笥也。……傳曰:『簞食壺漿。』」段玉裁注:「簞笥有蓋,如今之箱盒。」《論語·雍也》:「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」皇侃疏:「簞,竹筥之屬也,用貯飯。」《禮記·曲禮上》:「凡以弓劒苞苴簞笥問人者,操以受命,如使之容。」鄭玄注:「簞笥,盛飯食者,圜曰簞,方曰笥。」宋陸游《久無暇近書卷慨然有作》:「飢餐一簞飯,悶酌一卮酒。吟哦從所好,貧賤亦何有?」清蒲松齡《示諸兒》:「人生各有營,豈必皆貴官?但能力農桑,亦可謀豆簞。」 ②小筐。《説文·竹部》引漢律令:「簞,小筐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漢律令之簞,謂匡之小者也,與經傳所云『簞謂笥』者異。蓋匡簞皆可盛飯,而匡筥無蓋。」《左傳·哀公二十年》:「與之一簞珠,使問趙孟。」杜預注:「簞,小笥。」孔穎達疏:「《宣·二年》趙盾見餓人為之簞食(杜)注云:『簞,笥也。』不言小。此言『小笥』者,以盛珠之器不宜與盛飯器同,故云『小』耳。」 ③瓢。《方言》卷五:「㼖,陳、楚、宋、魏之間或謂之簞,或謂之𣟵,或謂之瓢。」 ④盛谷竹器。《齊民要術·水稻》:「藏穀必用簞。」元王禎《農書》卷十五:「種簞,盛種竹器也。其量可容數斗,形如圓甕,上有𥯃口,農家用貯穀種,庋之風處,不至鬱浥,勝窖藏也。……詩云:食器嘗聞陋巷間,田家貯穀亦名簞。」 ⑤竹名。《南方草木狀》卷下:「簞竹,葉疏而大,一節相去五六尺,出九真。彼人取嫩者磓浸紡績為布,謂之竹疏布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