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管,如篪,六孔,十二月之音,物開地牙,故謂之管。从竹,官聲。琯,古者玉琯以玉。之時,西王母來獻其白琯。前零陵文學姓,於伶道舜祠下得笙玉琯。夫以玉作音,故神人以和,鳳皇來儀也。从玉,官聲。」

guǎn ㊀《廣韻》古滿切,上緩見。元部。

①古乐器。今已失传。传说似篪而小,长一尺,六孔,并两而吹。《説文·竹部》:「管,如篪,六孔,十二月之音,物開地牙,故謂之管。」段玉裁注:「《風俗通》曰:『管,漆竹,長一尺,六孔,十二月之音也。物貫地而牙,故謂之管。』『物開地牙』四字有脱誤,當作『物貫地而牙』。貫、管同音,牙、芽古今字。」王紹蘭訂補:「開,當為關,字之誤也。關之言貫,關地即貫地。」《周禮·春官·小師》:「掌教鼓鼗、柷、敔、塤、簫、管、弦、歌。」鄭玄注:「鄭司農云:『管,如篪,六孔。』玄謂管如篴(笛)而小,併兩而吹之,今大予樂官有焉。」《詩·周頌·有瞽》:「既備乃奏,簫管備舉。」鄭玄箋:「管如篴(笛),併而吹之。」

②律管。清桂馥《説文解字義證·竹部》:「(北周甄鸞)《五經算術》:蕤賓上生大吕,十二月管,長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一百四。」《禮記·禮運》:「五聲六律十二管,還相為宫也。」鄭玄注:「其管陽曰律,陰曰吕,布十二辰,始於黄鍾,管長九寸。」《續漢書·律曆志上》:「截管為律,吹以考聲。」又「候日如其曆」劉昭注引蔡邕《月令章句》:「古之為鍾律者,以耳齊其聲。後不能,則假數以正其度,度數正則音亦正矣。鍾以斤兩尺寸中所容受升斗之數為法,律亦以寸分長短為度。故曰黄鍾之管長九寸,(孔)徑三分,圍九分,其餘皆漸短,惟大小圍數無增減。」

③管乐器的通称。如:黑管;双簧管。《白虎通·禮樂》引《樂記》:「土曰塤,竹曰管。」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「百姓聞王鍾鼓之聲,管籥之音,舉疾首蹙頞而相告。」趙岐注:「管、笙;籥,簫。」陸機《文賦》:「被金石而德廣,流管絃而日新。」蘇軾《春夜》:「歌管樓臺聲細細,鞦韆院落夜沉沉。」

④管状物通称。如:钢管;气管;输油管;胶皮管。《周禮·秋官·小行人》:「門關用符節,都鄙用管節。」鄭玄注:「管節,如今之竹使符也。」《荀子·賦》:「簪以為父,管以為母。」楊倞注:「管,所以盛箴。」柳宗元《囚山賦》:「胡井眢以管視兮,窮坎險其焉逃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三十六回:「我昨兒晚上的話,竟説錯了,怪不得老爺説我是『管窺蠡測』!」茅盾《春蚕》一:「老通宝坐在『塘路』边的一块石头上,长旱烟管斜摆在他身边。」

⑤旧指毛笔。南朝劉孝標《答劉之遴借類苑書》:「搦管聯册,纂兹奇英。」張齊賢《洛陽搢紳舊聞記·少師佯狂》:「進士安鴻漸題云:『端溪石硯宣城管,王屋松煙紫兔毫。』」柳亚子《送廖仲恺归粤兼呈何香凝夫人》:「一幅流民新粉本,闺中湘管待重描。」

⑥家畜外形部位名称。前肢管以掌骨为基础,位于前膝与球节之间;后肢管以跖骨为基础,位于飞节与球节之间。由于管部肌肉很少,从管的粗细可以测知家畜骨骼的发育程度。

⑦见识短浅。源于《莊子·秋水》「用管闚天」句。《後漢書·章帝紀》:「區區管窺,豈能照一隅哉。」《晋書·陸雲傳》:「臣備位大臣,職在獻可,苟有管見,敢不盡規。」阮元《疇人傳·劉焯》:「以愚管,留情推測。」

⑧量词。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。《新五代史·蘇循傳》:「明日又獻畫日筆三十管,晋王益喜,因以為節度副使。」《太平廣記》卷三百零八引《博異志》:「初,案上三管筆,俄而忽失一管。」湯顯祖《牡丹亭·冥判》:「一管筆、一本簿,塵泥軒冕。」

⑨钥匙。《左傳·僖公三十二年》:「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。」杜預注:「管,籥(鑰)也。」常「管籥」并称。《禮記·月令》:「(孟冬之月)脩鍵閉,慎管籥。」鄭玄注:「管籥,搏鍵器也。」《北史·李靈傳附李璨》:「(尉)元與中書郎高閭彭城説(薛)安都,即與俱載赴軍。等入城,收管籥。」《新唐書·百官志二》:「掌侍宫闈,出入管籥。」原注:「内閽史,掌承傳諸門,出納管鑰。」

⑩古代车子的部件。施于毂端,配合车辖,使车轮固着于车轴。也作「輨」。《吴子·論將》:「车堅管轄,舟利櫓楫。」引申为枢要。《荀子·儒效》:「聖人也者,道之管也。」楊倞注:「管,樞要也。」《吕氏春秋·用民》:「三代之道無二,以信為管。」高誘注:「管,准法。」

⑪统辖。《荀子·富國》:「故先王聖人為之不然,知夫為人主上者,不美不飾之不足以一民也,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,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勝悍也。」楊倞注:「管,猶包也。」《禮記·樂記》:「樂統同,禮辨異,禮樂之説,管乎人情矣。」鄭玄注:「管,猶包也。」辛棄疾《好事近·春日郊遊》:「一年管領好花枝,東風共披拂。」金元好問《榆社硤口村早發》:「幾時不屬鷄聲管,睡徹東窗日影偏。」

⑫主管;管理。《商君書·修權》:「今亂世之君臣,區區然皆擅一國之利,而管一官之重,以便其私,此國之所以危也。」《禮記·檀弓下》:「所舉於晋國,管庫之士,七十有餘家。」鄭玄注:「管,鍵也;庫,物所藏。」王引之述聞:「管、鍵,所以啟閉庫也。然謂之啟庫、閉庫則可,謂之管庫則文不成義。且守庫者職司出納,不獨啟閉已也。今案:管者,典也,主也。……管庫之士,謂主此庫者耳。」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「崔杼淖齒,射王股,擢王筋,縣之於廟梁,宿昔而死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高誘曰:『管,典也。』言二人典權而行弑逆也。」《南史·陸慧曉傳附陸玠》:「()弘雅有識度,好學,能屬文。後主在東宫,徵為管記,仍兼中書舍人。」歐陽修《舉留胡瑗管勾太學狀》:「自管勾太學以來,諸生服其德行,遵守規矩。」

⑬看管;管教。《紅樓夢》第三十四回:「比如先時你珠大爺在,我是怎樣管他?難道我如今竟不知管兒子了?」顔元《存人編》卷一:「父慈不但幼時懷抱養育,大時還教他仁義,管他幹正事。」鲁迅《呐喊·故乡》:「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,你也去。」

⑭管制。毛泽东《论十大关系》八:「对待反革命分子的办法是:杀、关、管、放。……管,就是放在社会上由群众监督改造。」

⑮理会;顾及。范成大《讀史三首》:「一檠燈火挑明滅,兩眼昏花管是非。」黄庚《江村》:「十分春色無人管,半屬蘆花半蓼花。」郁植《猛虎行》:「瞑目从教凡獸驚,肥身那管飢民瘦?」闻一多《诗人》:「不要管我了,你们那样忙,那有心思来管我?」

⑯管理事务的机构。《後漢書·隗囂傳》:「設為六管,增重賦斂,刻剥百姓,厚自奉養。」李賢注:「管,主也。設六管之令,謂酤酒、賣鹽、鐵器、鑄錢、名山、大澤。此六也,皆令縣官主税收其利。」

⑰定;保证。如:坏了管换。黄庭堅《卜算子》:「試問得君多少憐,管不解、多於恨。」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宫調》卷三:「管是白馬將軍到來也!」《西遊記》第十一回:「微臣管送陛下還陽,重登玉闕。」吴偉業《戲贈婦人裝》:「管是夜深嬌不起,隔簾小婢唤梳頭。」

⑱关,牵涉。《紅樓夢》第二十回:「去不去,管我什麽事?」又第二十八回:「憑他誰叫我裁,也不管二爺的事!」

⑲穴道,腧。《莊子·人間世》:「五管在上,兩髀為脇。」成玄英疏:「管,五臟腧也。」

⑳方言。代词。谁。翟灝《通俗編·語辭》:「謝肇淛《西吴枝乘》:吴興里語呼誰為管。」

㉑介词。口语中与「叫」配合使用,用来称说人或事物,相当于「把」。如: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。

㉒方言。连词。表示条件关系,相当于「不管」、「无论」。如:这十万棵果木树是社里的财产,管什么也不能让它受到病虫害;管他下不下雨,咱们都得马上出发。

㉓古国名。旧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春秋时为邑,战国时属。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「(師)次于以待之。」杜預注:「滎陽京縣東北有管城。」江永地理考實:「置縣,初省,今故城在鄭州北二里。」《史記·周本紀》:「(武王)封弟叔鮮,弟叔度。」張守節正義:「《括地志》:鄭州管城縣外城,古管國城也,周武王叔鮮所封。」

㉔姓。《廣韻·緩韻》:「管,姓。出平原周文王管叔之後。」《通志·氏族略二》:「氏,周文王第三子管叔鮮之國,其地今鄭州管城是也,子孫以國為氏焉。又,管夷吾,出自周穆王,至夷吾始顯於。」

㊁《集韻》古丸切,平桓見。

〔管人〕古代掌馆舍的官。《集韻·桓韻》:「管,管人。掌館舍之官。」《儀禮·聘禮》:「卿館於大夫,大夫館於士,士館於工商。管人為客三日具沐,五日具浴。」鄭玄注:「管人,掌客館者也。」《儀禮·士喪禮》:「管人汲,不説繘,屈之。」鄭玄注:「管人,有司主館舍者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管,如字。劉(昌宗)又音官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4 23:14: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