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筒 |
释义 | 筒 《説文》:「筒,通簫也。从竹,同聲。」 (一)dòng 《廣韻》徒弄切,去送定。東部。 洞箫。《説文·竹部》:「筒,通簫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所謂洞簫也。《廣雅》云『大者二十三管,無底』是也。」《古今韻會舉要·送韻》:「筒,通作洞。《漢書》:元帝能吹洞簫。」 (二)tǒng(又读tóng) 《廣韻》徒紅切,平東定。東部。 ①竹管;管。清朱珔《説文叚借義證·竹部》:「(《説文》)本部:『筩,斷竹也。』《一切經音義》二引《三蒼》郭注:『筩,竹管也。』又廿二引《三蒼》云:『筒,竹管也。』是以筒為筩之通借。」《論衡·量知》:「截竹為筒,破以為牒,加筆墨之跡,乃成文字。」唐杜甫《引水》:「白帝城西萬竹蟠,接筒引水喉不乾。」明湯顯祖《牡丹亭·冥判》:「筆管兒是手想骨、脚想骨,竹筒般剉的圓滴溜。」 ②钓筒。一种捕鱼用具。也作「筩」。唐陸龜蒙《漁具詩序》:「筌之流曰筒、曰車,横川曰梁,承虚曰笱。」晋郭璞《江賦》:「筒灑連鋒,罾䍣比船。」宋蘇軾《夜泛西湖五絶》之三:「漁人收筒及未曉,船過惟有菰蒲聲。」 ③管形器物。如:烟筒;笔筒;火箭筒等。《吕氏春秋·古樂》:「昔黄帝令伶倫作為律……次制十二筒,以之阮隃之下,聽鳳皇之鳴。」高誘注:「六律、六吕各有管,故曰十二筒。」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肉攫部》:「吸筒,以銀鍱為之,大如角鷹翅管,鷹以下,筒大小准其翅管。」宋蘇軾《内中侍御冬至賀皇太后》:「伏以候氣葭灰,喜律筒之已應,課功綵線,知宫日之初長。」董必武《参观大庆油田七言长律》:「提炼尽需分解电,运输亦藉往来筒。」 ④衣服鞋袜的筒状部分。如:袖筒;袜筒;长筒靴。 ⑤插入(筒状物中)。张天翼《儿女们》二:「手筒到了袖子里,可是怕弄了那些大毛,就又把手抽出来。」 ⑥杯属。《正字通·竹部》:「筒,桮屬。唐人《碧筒桮》詩:『酒味雜蓮氣,香冷勝于冰。輪菌如象鼻,瀟灑絶青蠅。』言卷荷葉為筒飲酒也。」 ⑦竹名。也称射筒竹。《集韻·東韻》:「筒,竹名。」《字彙·竹部》:「筒,竹也。」《文選·左思〈吴都賦〉》:「其竹則篔簹箖箊,桂箭射筒。」李善注引劉逵曰:「射筒竹,細小通長,長丈餘,亦無節,可以為射筒。」 ⑧量词。用于筒状物装的东西。如:一筒米;一筒炸药;一筒旱烟等。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