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遏 |
释义 | 遏 《説文》:「遏,微止也。从辵,曷聲。讀若桑蟲之蝎。」 è 《廣韻》烏葛切,入曷影。月部。 ①阻止。《爾雅·釋詁下》:「遏,止也。」《説文·辵部》:「遏,微止也。」《詩·大雅·民勞》:「式遏寇虐,憯不畏明。」鄭玄箋:「式,用;遏,止也。」《元史·夾谷之奇傳》:「歲大旱,有司議平穀價,以遏騰涌之患。」毛泽东《沁园春·长沙》:「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。」 ②遮拦;遮蔽。《玉篇·辵部》:「遏,遮也。」《吕氏春秋·安死》:「君之不令民,父之不孝子,兄之不悌弟……智巧窮屈,無以為之,於是乎聚羣多之徒,以深山廣澤林藪,扑擊遏奪。」陈奇猷校釋:「遏奪者,遮人之路而奪人之財也。」《靈樞經·決氣》:「壅遏營氣,令無所避,是謂脉。」唐孟郊《投所知》:「盡美固可揚,片善亦不遏。」 ③断绝;禁绝。《書·武成》:「敢祗承上帝,以遏亂略。」孔傳:「言誅紂敬承天意,以絶亂路。」《楚辭·天問》:「永遏在羽山,夫何三年不施?」王逸注:「遏,絶也。」晋潘岳《西征賦》:「武皇忽其升遐,八音遏於四海。」 ④相及。《爾雅·釋言》:「遏、遾,逮也。」郭璞注:「東齊曰遏,北燕曰遾,皆相及逮。」《方言》卷七「蝎、噬,逮也」清戴震疏證:「蝎、噬,亦作遏、遾。」 ⑤通「害」。伤害。《玉篇·辵部》:「遏,病也。」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泰部》:「遏,叚借為害。」《詩·大雅·文王》:「命之不易,無遏爾躬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遏,《韓詩》:『遏,病也。』」 ⑥通「堨」。堰。《字彙補·辵部》:「遏,與堨通。」《三國志·魏志·鄭渾傳》:「興陂遏,開稻田。」《水經注·鮑丘水》:「以嘉平二年,立遏於水。……遏高一丈,東西長三十丈,南北廣七十餘步。」戴震校:「遏,即堨。」 ⑦姓。宋邵思《姓解》卷一:「《春秋公子譜》有遏父,周時為陶正,後封其子於胡。」《續通志·氏族略五》:「遏氏,出自媯姓,虞遏父為周陶正,支孫以字為氏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