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造 |
释义 | 造 《説文》:「造,就也。从辵,告聲。譚長説,造,上士也。艁,古文造从舟。」高鸿缙《頌器考釋》:「(金文)𰍟,制造之本字,亦作艁,从宀,从舟,告聲。言屋或舟均人所製造也。後世通以造訪之造代之,久而成習,而𰍟與艁均廢。」 (一)zào(旧读cào) ㊀《廣韻》七到切,去号清。幽部。 ①到,去。《廣雅·釋言》:「造,詣也。」《小爾雅·廣詁一》:「造,適也。」《書·盤庚中》:「誕告用亶其有衆,咸造勿褻在王庭。」孔傳:「造,至也。」《世説新語·任誕》:「經宿方至,造門不前而返。」清魏源《廬山紀游六首》之二:「不見廬山面目盡,只緣身不造山頂。」 ②成就,功绩。《説文·辵部》:「造,就也。譚長説,造,上士也。」《詩·大雅·思齊》:「肆成人有德,小子有造。」鄭玄箋:「子弟皆有所造成。」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:「文公恐懼,綏静諸侯,秦師克還無害,則是我有大造于西也。」杜預注:「造,成也。言晋有成功於秦。」宋葉采《進〈近思録〉表》:「唐造士以詞華藻繪。」 ③(学业等)达到的程度或境界。《孟子·離婁下》:「君子深造之以道,欲其自得之也。」趙岐注:「造,致也。言君子學問之法,欲深致極竟之以知道意。」宋陸游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二:「吾力學三十年,今乃能造此地。」明袁宏道《徐漢明》:「知近造卓然,益信小修向日許可之不謬也。」 ④给予生命。多用于表示感恩之词。《宋書·王僧達傳》:「内慮於己,外訪於親,以為天地之仁,施不期報,再造之恩,不可妄屬。」唐劉禹錫《謝上連州刺史表》:「豈惟賤臣獨受恩造,不覺喜極,至於涕零!」明徐渭《代邊帥壽張相公母夫人序》:「某既受造於相公,無以為太夫人壽,乃繪王母以進。」 ⑤并列;聚合。也作「䒃」。《爾雅·釋水》:「天子造舟。」郭璞注:「比舩為橋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造,《廣雅》作䒃。」邢昺疏:「言造舟者,比舩於水,加版於上,即今之浮橋。」《詩·大雅·大明》:「造舟為梁,不顯其光。」孔穎達疏引《釋水》李巡注:「比其舟而渡曰造舟。」杨树达《積微居小學述林·〈詩〉造舟為梁解》:「注家説造舟為比舟,其義誠是,然造訓為比,古書訓詁未見。余謂造當讀為聚,造舟謂聚合其舟也。」漢張衡《東京賦》:「造舟清池,惟水泱泱。」《後漢書·章帝紀》:「又幸長平,御池陽宫,東至高陵,造舟於涇而還。」 ⑥仓卒,突然。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造,猝也。」漢賈誼《新書·容經》:「造而勿趣。」刘师培斠補:「造為疾義。」《禮記·玉藻》:「造受命於君前,則書於笏。」《淮南子·道應》:「孔子造然革容。」 ⑦时代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:「公侯之有冠禮也,夏之末造也。」《後漢書·班彪傳附班固》:「吾子曾不是睹,顧燿後嗣之末造,不亦闇乎?」清顧炎武《日知録》卷十三:「漢自孝武表章六經之後,師儒雖盛而大義未明。……至其末造,朝政昏濁,國事日非。」 ⑧祭祀名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祝》:「掌六祈以同鬼神示:一曰類,二曰造,三曰禬,四曰禜,五曰攻,六曰説。」鄭玄注:「造,祭於祖也。鄭司農云:『類、造、禬、禜、攻、説,皆祭名也。』」《禮記·王制》:「天子將出,類乎上帝,宜乎社,造乎禰。」鄭玄注:「類、宜、造,皆祭名,其禮亡。」 ⑨旧时星命术士称人生辰干支。如:乾造;坤造。明鄭仲夔《耳新·命相》:「蕭鳴鳳素善星數,以比部郎罷歸,道遇張永嘉璁,張使為己推造。」明沈受先《三元記·議親》:「請問小姐貴造?」《聊齋志異·邵臨淄》:「有術士推其造,決其必受官刑。」 ⑩通「蹙(cù)」。忧愁貌。清錢大昕《答問》:「古書造與蹙通。」《韓非子·忠孝》:「記曰:『舜見瞽瞍,其容造焉。』」舊注:「造,愁貌也。」王先慎集解:「造與蹙通。」 ⑪通「曹(cáo)」。诉讼的双方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孚部》:「造,叚借為曹。」《書·吕刑》:「兩造具備,師聽五辭。」晋潘岳《馬汧督誄》:「兩造未具,儲隸蓋鮮。」宋鄭樵《詩辨妄自序》:「蓋事無兩造之辭,則獄有偏聽之惑。」梁启超《人生观与科学》:「我不是加在那一造去参战,也不是想斡旋两造做调人。」 ⑫通「窖(jiào)」。容纳。《禮記·喪大記》:「君設大盤造冰焉。」鄭玄注:「造,猶内也。」俞樾平議:「鄭意蓋讀造為窖。《説文·穴部》:『窖,地藏也。』窖之義為藏,故鄭云『猶内也』。内即納字。」 ⑬通「告(gào)」。告诉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孚部》:「造,叚借為告。」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釋言》:「造之言告也。」《列子·楊朱》:「子産日夜以為戚,密造鄧析而謀之。」 ㊁《廣韻》昨早切,上晧從。幽部。 ①制作。《爾雅·釋言》:「造,為也。」《詩·鄭風·緇衣》:「緇衣之好兮,敝予又改造兮。」鄭玄箋:「造,為也。」《禮記·玉藻》:「大夫不得造車馬。」鄭玄注:「造,謂作新也。」鲁迅《集外集·关于杨君袭来事件的辩正》:「由我造出来的酸酒,当然应该由我自己来喝干。」也指著述。《論衡·案書》:「《新語》,陸賈所造,蓋董仲舒相被服焉。」南朝宋范曄《獄中與諸甥姪書㠯自序》:「既造《後漢》,轉得統緒。」又创造;主宰。《莊子·應帝王》:「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,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,以出六極之外,而遊无何有之鄉。」《新唐書·李泌傳》:「夫命者,已然之言。主相造命,不當言命,言命則不復賞善罰惡矣。」 ②开始。《廣雅·釋詁一》:「造,始也。」《書·伊訓》:「造攻自鳴條,朕哉自亳。」孔傳:「造、哉,皆始也。」漢曹操《為張範下令》:「聞張子頗欲學之,吾恐造之者富,隨之者貧也。」《華陽國志·巴志》:「文齊,字子奇,梓潼人也。孝平帝末,以城門校尉為犍為屬國,遷益州太守,造開稻田,民咸賴之。」 ③建立。《增韻·皓韻》:「造,建也。」《書·康誥》:「用肇造我區夏,越我一二邦以修。」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帝紀》:「遂遷許都,造我京畿。」《新唐書·郭子儀傳》:「入朝,帝遣具軍容迎灞上,勞之曰:『國家再造,卿力也。』」 ④伪造;虚构。《詩·王風·兔爰》:「我生之初,尚無造。」毛傳:「造,偽也。」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:「以鄉八刑糾萬民……七曰:造言之刑。」鄭玄注:「造言,訛言惑衆。」《論衡·對作》:「用筆墨者,造生空文,為虚妄之傳。」鲁迅《书信·致曹靖华(一九三二年九月十一日)》:「这里的压迫是透顶了,报上常造我们的谣。」 ⑤秦汉官爵名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簡·秦律·傳食律》:「上造以下到官佐、史毋(无)爵者。」整理者注:「上造,秦爵第二級。」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「於是以鞅為大良造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即大上造也。」漢衛宏《漢舊儀》卷下:「上造,二爵;賜爵二級為上造。上造,乘兵車也。」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》:「爵:一級曰公士,二上造。」 ⑥方言。稻子等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。清屈大均《廣東新語·文語·土言》:「一熟曰一造。」清鈕琇《觚賸·粤觚上·語字之異》:「(粤中語)稻一熟曰一造。」杨石《岭南春早》:「晚造水稻是这里的主造。」 ⑦通「遭(zāo)」。遭受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孚部》:「造,叚借為遭。《書·大誥》:『予造天役。』馬注:『遺也。』按:遺者,遭之誤字。」《書·文侯之命》:「嗚呼!閔予小子嗣,造天丕愆,殄資澤于下民。」孔傳:「言我小子,而遭天大罪過,父死國敗,祖業隤隕。」《莊子·大宗師》:「造適不及笑,獻笑不及排。」于省吾新證:「造應讀作遭。……奚侗谓適借作讁,是也。」 ⑧姓。《姓觿·皓韻》:「造,《千家姓》云:『京兆族。』《元史》有造敏。」 ㊂《廣韻》則到切,去号精。 通「竈」。生火制作食物处。《廣雅·釋言》:「竈,造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造即竈之借字也。《大祝》『二曰造』,故書造作竈。是竈與造通。」《周禮·天官·膳夫》:「卒食,以樂徹于造。」鄭玄注:「造,作也。鄭司農云:『造謂食之故所居處也。已食,徹置故處。』」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傳》:「勒馬銜枚,出火於造,闇行而進。」又特指灼龟烧荆处。《集韻·号韻》:「造,灼龜燒荆處。」《史記·龜策列傳》:「卜先以造灼鑽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造,音竈。造,謂燒荆之處。」 (二)cāo 《集韻》倉刀切,平豪清。 进。《小爾雅·廣詁一》:「造,進也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