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辧,判也。从刀,辡聲。」桂馥義證:「辧,隸作辨。」

(一)biàn 《廣韻》符蹇切,上獮並。元部。

①判别,区分。《廣韻·獮韻》:「辨,别也。《説文》:『判也。』」《易·同人》:「君子以族類辨物。」《左傳·成公十八年》:「周子有兄而無慧,不能辨菽麥。」陸九淵《與朱元晦》:「辨是非,别邪正,决疑似。」鲁迅《朝花夕拾·〈狗·猫·鼠〉》:「其实人禽之辨,本不必这样严。」

②明察,明晰。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:「六曰廉辨。」鄭玄注:「辨,辨然,不疑惑也。」賈公彦疏:「謂其人辨然,於事分明,無有疑惑之事也。」《文心雕龍·檄移》:「及劉歆之移太常,辭剛而義辨,文移之首也。」沈德符《萬曆野獲編·宗室應試之始》:「載堉又上曆法歲差之疏,以駁天官之謬,其説甚辨,而禮官不能從。」又明了,详悉。范仲淹《上張右丞書》:「至于稼穡之難,獄訟之情,政教之繁簡,貨殖之利病,雖不能辨,亦嘗有聞焉。」

③确定。《禮記·王制》:「凡官民材,必先論之,論辨,然後使之。任事,然後爵之;位定,然後禄之。」鄭玄注:「辨,謂考問得其定也。」

④察看,辨认。《北史·隋紀十二》:「歷運推移,年代永久,丘壟殘毁,樵牧相趨,塋兆堙蕪,封樹莫辨。」周亮工《書影》:「舉視室中,無一存者,五齡兒固坐足旁泣,而屋中乃僵二尸,辨之,即錢翁嫗也。」

⑤床足与床身分辨之处。《易·剥》:「剥牀以辨,蔑貞凶。」孔穎達疏:「謂牀身之下,牀足之上,足與牀身分辨之處也。」

⑥使。《小爾雅·廣言》:「辨,使也。」《書·周官》「王俾榮伯作賄肅慎之命」傳:「俾,本作辨。」

⑦变,改变。《荀子·臣道》:「故因其懼也而改其過,因其憂也而辨其故。」王念孫雜志:「辨,讀為變,變其故,謂去故而就新也。……變,亦改也。」

⑧量词。古代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五年》「井衍沃」孔穎達疏引賈逵曰:「京陵之地,九夫為辨,七辨而當一井也。」

⑨通「辯」。
争论;辩论。《荀子·正名》:「實不喻,然後命;命不喻,然後期;期不喻,然後説;説不喻,然後辨。」《戰國策·趙策三》:「鄂侯争之急,辨之急,故脯鄂侯。」唐甄《潛書·除黨》:「昔之雄辨如鋒者,今之杜口無言者也。」
辩解。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:「故略上報,不復一一自辨。」章炳文《搜神秘覽》:「官府拷訊就獄,()不能自辨。」
指言辞漂亮,动听。《吕氏春秋·蕩兵》:「故説雖彊,談雖辨,文學雖博,猶不見聽。」《論衡·自紀》:「口辨者其言深,筆敏者其文沉。」《抱朴子·外篇·鈞世》:「若言以易曉為辨,則書何故以難知為哉!」
聪明,有智慧。《大戴禮記·文王官人》:「不學而性辨。」王引之述聞:「辨,智也,言不學而性自智慧也。辨或作辯。《廣雅》曰:『辯,慧也。』」

⑩通「徧」。周遍。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辨,徧也。」《易·繫辭下》:「《復》,小而辨於物。」王引之述聞:「辨,讀曰徧,古文辨與徧通。」《左傳·定公八年》:「子言辨舍爵於季氏之廟而出。」《史記·禮書》:「萬民和喜,瑞應辨至。」

⑪通「平(píng)」。均平。《荀子·富國》:「為之出死斷亡而愉者,無它故焉,忠信調和均辨之至也。」王念孫雜志:「辨讀為平,平、辨古字通。……忠與信、調與和、均與辨皆同義。」

⑫通「班(bān)」。
位次。《儀禮·士虞禮》「明日,以其班祔」鄭玄注:「班,次也。……古文班或為辨。」
颁布。《漢書·高帝紀下》:「吏以文法教訓辨告,勿笞辱。」王念孫雜志:「辨,讀為班。班告,布告也,謂以文法教訓布告衆民也。」又《王莽傳上》:「辨社諸侯,出門見之,著以為戒。」顔師古注:「孟康曰:『辨,布也……』師古曰:『辨,讀曰班。』」

⑬通「般(pán)」。盛乐。《穆天子傳》卷一:「天子曰:『於乎!予一人不盈于德而辨于樂,後世亦追數吾過乎!』」郭璞注:「辨,作遊樂之事。」刘师培補釋:「辨,當作般。……古籍般、班、辡諸字互相通用。故此文假辨為般。般即《孟子》『般樂』之般,注:『般,大也。』『而般于樂』,猶言淫于樂也。」

⑭古州名。故治在今广东省化州市东北。置,后改为勋州五代复名辨州改为化州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歷代州域形勢五》:「辨州合浦郡地,武德四年置南石州貞觀九年曰辨州,亦曰陵水郡,領石龍等縣四,今為高州府化州,又大歷八年置順州,領龍化等縣四,今化州西北有龍化廢縣。」

⑮姓。《集韻·删韻》:「辨,姓。」《萬姓統譜·霰韻》:「辨,辨武淮南名士。」

(二)biǎn 《集韻》悲檢切,上琰幫。

通「貶」。贬损。《集韻·儼韻》:「貶,《説文》:『損也。』或作辨。」《禮記·玉藻》:「立容辨卑,無讇。」鄭玄注:「辨,讀為貶,自貶卑,謂磬折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『立容辨卑』者,謂在軍中立之形容,常貶損卑退,磬折恭敬,不得驕敖,忽略士卒。」

(三)bàn 《廣韻》蒲莧切,去襇並。元部。

同「辧」。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刀部》:「辧,辧从刀,俗作辨。……古辧别、幹辦無二義,亦無二形二音也。」
具备。《玉篇·刀部》:「辨,具也。」《周禮·考工記·序官》:「或審曲面執,以飭五材,以辨民器。」鄭玄注:「辨,猶具也。」
治理。《荀子·議兵》:「城郭不辨,溝池不拑。」楊倞注:「辨,治也。或音辦。」《吕氏春秋·過理》:「王名稱東帝,實辨天下。」《三國志·吴志·步騭傳》:「任賢而使能,審明於法術,則何功而不成,何事而不辨?」

(四)piàn 《廣韻》普麪切,去霰滂。元部。

皮革中断。《爾雅·釋器》:「革中絶謂之辨。」郭璞注:「中斷皮也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5 17:47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