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辜,辠也。从辛,古聲。𡲞,古文辜从死。」

gū 《廣韻》古胡切,平模見。魚部。

①罪,罪过。《説文·辛部》:「辜,辠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辜本非常重罪,引申之凡有罪皆曰辜。」《書·大禹謨》:「與其殺不辜,寧失不經。好生之德,洽于民心。」傳:「辜,罪也。」《漢書·昭帝紀》:「王及公主皆自伏辜。」《明史·太祖本紀》:「君則有罪,民復何辜?」

②肢解,分裂肢体。《周禮·夏官·小子》:「凡沈辜侯禳,飾其牲。」鄭玄注引鄭司農云:「辜,謂磔牲以祭也。」賈公彦疏:「辜,是辜磔牲體之義。」又指弃市暴尸的酷刑。《周禮·秋官·掌戮》:「凡殺其親者焚之,殺王之親者辜之。」鄭玄注:「辜,謂磔之。」《淮南子·俶真》:「逮至夏桀殷紂燔生人,辜諫者。」《説苑·善説》:「朽者揚其灰,未朽者辜其尸。」

③加罪;惩处。《説苑·雜言》:「子石曰:『昔者吴王夫差不聽伍子胥盡忠極諫,抉目而辜。』」蔣恭棐《景州董子故里》:「師吏辜誦説,六經歸榛蕪。」

④灾难,祸害。《漢書·王莽傳》:「害徧生民,辜及朽骨。」《後漢書·烏桓傳》:「五郡民庶,家受其辜,致於郡縣損壞,百姓流亡。」高啓《吊伍子胥辭》:「鄂侯諍而就醢兮,龍逢諫而見屠。蓋自古而有之兮,匪夫子獨罹乎此辜。」

⑤害。《後漢書·魯恭傳》:「都護陷没,士卒死者如積,迄今被其辜毒。」

⑥农历十一月的别称。《爾雅·釋天》:「十一月為辜。」

⑦辜负,对不住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司馬朗傳》「州人追思之」南朝裴松之注引《魏書》曰:「辜負國恩。」《舊五代史·晋書·高祖紀》:「齊延祚辜我誓言,擅行屠戮,鄣殺降之罪,隳示信之文,宜除名,決重杖一頓,配流。」王安石《上杜學士言開河書》:「不敢因循苟簡,以辜大君子推引之意。」夏燮《中西紀事·粤東要撫》:「如此辜恩誤國,實屬喪盡天良。」

⑧通「固(gù)」。固定,必定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豫部》:「辜,叚借為固。」《大戴禮記·夏小正》:「鴂則鳴。鴂者,百鷯也;鳴者,相命也。其不辜之時也。」俞樾平議:「辜讀作固。」《漢書·律曆志上》:「姑洗:洗,絜也。言陽氣洗物,辜絜之也。」顔師古注:「孟康曰:『辜,必也,必使之絜也。』」

⑨通「故(gù)」。缘故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豫部》:「辜,叚借為故。」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「般紛紛其離此尤兮,亦夫子之辜也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《漢書》『辜』作『故』。」按:《漢書·賈誼傳》及《文選·弔屈原文》「辜」均作「故」。

⑩通「苦(kǔ)」。困苦;痛苦。《春秋繁露·竹林》:「與中國俠而繫之,罷弊危亡,終身愁辜。」盧文弨校:「辜當讀為苦。」

⑪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五》:「氏,《姓纂》云:『今泉州晋安有此姓,不詳所出。』按:今泉州有此姓。嘉祐登科有辜甫泉州人。又紹興登科有辜氏,其後也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4 21:36: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