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捽 |
释义 | 捽 《説文》:「捽,持頭髮也。从手,卒聲。」 (一)zuó 《廣韻》昨没切,入没從。又慈䘏切。術部。 ①抓住头发。《説文·手部》:「捽,持頭髮也。」《戰國策·楚策一》:「吾將軍深入吴軍,若扑一人,若捽一人。」高誘注:「捽,持髮也。」《漢書·賈誼傳》:「上不使捽抑而刑之也。」顔師古注:「捽,持頭髮也。」 ②揪;抓。《廣韻·没韻》:「捽,手捽也。」《漢書·金日磾傳》:「日磾捽胡投何羅殿下,得禽縛之,窮治皆伏辜。」《水滸全傳》第二十六回:「連肩胛只一提,右手早捽住西門慶左脚。」杨朔《三千里江山》十三:「他的气力也真惊人,一手捽着大卡车的后尾,由你发动车子,怎么也开不走。」 ③拔取。《漢書·貢禹傳》:「不避寒暑,捽屮杷土,手足胼胝。」顔師古注:「捽,拔取也。」宋王禹偁《種菜子雨下》:「廢畦添糞壤,胼手捽荒蕪。」《清史稿·忠義傳十·錫楨等》:「黨人適同舟,面辱之,捽其冠,遽投江死。」 ④甩;摔。明劉兑《嬌紅記》:「莫是我放在袖子裏時,路上捽落了?」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上:「張飛拿住袁襄,用手舉起,於石亭上便捽。」《西遊記》第四十四回:「將車兒拽過兩關,穿過夾脊,提起來,捽得粉碎。」 ⑤抵触;撞击。《玉篇·手部》:「捽,擊也。」《國語·晋語一》:「戎、夏交捽。」韋昭注:「捽,交對也。」唐韓愈《贈别元十八協律六首》之六:「峽山逢颶風,雷電助撞捽。」《清朝野史大觀·清人逸事·雙忠祠》:「公即以首捽宏勲曰:『吾與若俱死矣!』」 (二)cù 《集韻》蒼没切,入没清。 〔捽攃〕象声词。行于草中所发出的声音。《集韻·没韻》:「捽,捽攃,行艸聲。」 (三)sū 《集韻》蘇骨切,入没心。 〔捽勿〕同「卹勿」。搔摩状。《集韻·没韻》:「卹,卹勿,摩也。或作捽。」 (四)zùn 《集韻》祖對切,去隊精。 同「捘」。推。《集韻·隊韻》:「捘,推也。或作捽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