躭 dān 《廣韻》丁含切,平覃端。 ①同「耽」。《玉篇·身部》:「躭,俗耽也。」 ⒈快乐。《廣韻·覃韻》:「耽,耽樂也。《詩》曰:『無與士耽。』或作躭。」《直音篇·身部》:「躭,樂也。」《文選·張翰〈雜詩〉》:「嘉卉亮有觀,顧此難久躭。」李善注:「《爾雅》曰:『躭,樂也。』毛萇《詩》傳曰:『躭,樂之久者也。』」 ⒉沉溺;迷恋。唐王仁昫《刊謬補缺切韻·覃韻》:「躭,淫翫。」《直音篇·身部》:「躭、耽同。好也,翫也。」《漢書·王嘉傳》:「躭於酒色,損德傷年。」唐李白《贈閭丘處士》:「且躭田家樂,遂曠林中期。」清朱彝尊《騰笑集·中院》:「同遊各下馬,考古性所躭。」 ⒊滞留;延搁。《敦煌變文集·無常經講經文》:「前呈(程)一一自家躭,不修實是愚癡意。」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宫調》卷七:「是必小心休遲滯,莫躭悮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十四回:「我實在没得錢了,躭一躭,下次帶來還你罷。」 ⒋承担;经受。元孟漢卿《魔合羅》第三折:「我如今身躭受公私利害,筆尖注生死存亡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「若是送到縣裏,他那裏躭得住?如今只是求嚴老爺開恩。」《西遊記》第六十九回:「却説那國王躭病設朝,請唐僧見了,即命衆官快往會同館參拜神僧孫長老取藥去。」《中国谚语资料·山东》:「躭的十日晴,躭不的十日阴。」 ②方言。怀孕。清范寅《越諺·賸語》:「躭㑗:身,妊也。《素問》作重身。」元李直夫《虎頭牌》第三折:「俺兩口兒雖不曾十月懷躭,也曾三年乳哺。」清鄭旭旦《天籟集》第四十一首:「母親躭我十个月,那个月裏不担心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