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身 |
释义 | 身 《説文》:「身,躳也。象人之身。从人,𠂆聲。」李孝定《甲骨文字集釋》:「栔文从人而隆其腹,象人有身之形,當是身之象形初字。許君謂『象人之身』,其説是也。」 (一)shēn 《廣韻》失人切,平真書。真部。 ①身孕,胎。《説文·身部》:「身,象人之身。」《正字通·身部》:「身,女懷姙曰身。」《詩·大雅·大明》:「大任有身,生此文王。」毛傳:「身,重也。」鄭玄箋:「重,謂懷孕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以身中復有一身,故言重。」《金瓶梅》第四十回:「上他那樓梯,一脚躡滑了,把個六、七個月身扭吊了,至今再誰見什麽孩子來。」李劼人《死水微瀾》:「我怀身大肚地走不动。」 ②人或动物的躯体。 ③物体的主干或主体部分。如:机身;车身。《爾雅·釋木》:「樅,松葉柏身;檜,柏葉松身。」《周禮·考工記·桃氏》:「桃氏為劍……身長五其莖長,重九鋝,謂之上制。上士服之。」唐白居易《有木詩八首》之七:「託根附樹身,開花寄樹梢。」茅盾《子夜》:「船身猛烈地往后一挫,就像要平空跳起来似的。」 ④生命。《楚辭·離騷》:「鮌婞直以亡身兮,終然殀乎羽之野。」《石點頭·貪婪漢六院賣風流》:「須臾間心胸直至小腹下,盡皆潰爛,五臟六腑,顯出在外,方才氣斷身絶。」朱德《太行春感》:「百战新师惊贼胆,三年苦斗献吾身。」 ⑤毕生,一辈子。《公羊傳·隱公八年》:「何以不氏?疾始滅也,故終其身不氏。」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:「終廣之身,為二千石四十餘年。」明陳本立《書夏榮傳後》:「敝之菲食,以終其身。」 ⑥自身;自己。《楚辭·九章·惜誦》:「吾誼先君而後身兮,羌衆人之所仇。」洪興祖補注:「人臣之義,當先君而後己。」《穀梁傳·昭公十九年》:「就師學問無方,心志不通,身之罪也。」唐王建《田家行》:「田家衣食無厚薄,不見縣門身即樂!」 ⑦代词。第一人称,相当于「我」。《爾雅·釋詁下》:「身,我也。」又「朕、余、躬,身也。」郭璞注:「今人亦自呼為身。」《三國志·蜀志·張飛傳》:「飛據水斷橋,瞋目横矛曰:『身是張益德也,可來共決死!』」《資治通鑑·晋惠帝太安二年》:「劉弘謂侃曰:『吾昔為羊公參軍,謂吾後當居身處。』」胡三省注:「晋人多自謂為身。」 ⑧亲自。如:身临其境。《爾雅·釋言》:「身,親也。」《墨子·號令》:「伍有罪,若能身捕罪人,若告之吏,皆構之。」《漢書·陳勝項籍傳》:(宋義)遣其子襄相齊,身送之無鹽,飲酒高會。」明高攀龍《重刊採運條議序》:「事不身歷,則無真知。」 ⑨体验;实行。《孟子·盡心上》:「堯、舜性之也;湯、武身之也;五霸,假之也。」趙岐注:「身之,體之行仁,視之若身也。」焦循正義:「《淮南子·繆稱訓》云:『身君子之言,信也。』高誘注云:『身君子之言,體行君子之言也。』以『體行』解『身』字。與趙氏此注同。是『身之』即『體之』也。」清彭紹升《亭林先生餘集序》:「而後之人讀其文,往往感憤流涕,不能自已,若生當其時而身其憂患者。」 ⑩担任;担当。《新唐書·房琯傳》:「李光進將北軍,自奉天入,琯身中軍先鋒。」明李贄《戰國論》:「比如父母卧病不能事事,羣小搆争,莫可禁阻,中有賢子自為家督,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。」 ⑪身份;地位。如:出身;身败名裂。《論語·微子》:「子曰:『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。』」唐韓愈《歐陽生哀辭》:「觀其心有益於余,將忘其身之賤而為之也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五回:「心比天高,身為下賤。」 ⑫品德;才能。《墨子·非儒下》:「遠施周偏,近以脩身。」《晏子春秋·内篇問上二十》:「稱身就位,計能定禄。」元鄭玉《耕讀堂記》:「讀書以修其身。」 ⑬语法术语(即「人称」)。第一人称,也叫第一身;第二人称,也叫第二身;第三人称,也叫第三身。 ⑭量词。晋法顯《佛國記》:「夾道兩邊作菩薩五百身。」 ⑮姓。《萬姓統譜·真韻》:「身,見《姓苑》。漢有身相。」清有身本。 (二)yuán 〔身毒〕印度的古译名。《史記·西南夷列傳》:「或聞邛西可二千里,有身毒國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一本作『乾毒』。《漢書音義》一名『天竺』也。」《西京雜記》第二:「武帝時,身毒國獻連環羈,皆以白玉作之。」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記·三國(印度)》:「詳夫天竺之稱,異議糾紛,舊云身毒,或曰賢豆,今從正音,宜云印度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