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〔跷〕

(一)qiāo ㊀《廣韻》去遥切,平宵溪。

①举(足);抬(腿)。《玉篇·足部》:「蹺,舉足也。」《集韻·宵韻》:「蹺,舉趾謂之蹺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七回:「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爺蹺起一隻腿,比你的頭還高些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「把腿蹺起一隻來,自己拿拳頭在腰上只管捶。」梁斌《红旗谱》三十一:「老奶奶跪上炕沿,跷起腿磕了磕鞋底上的土。」

②喻故意刁难。《西遊記》第二十五回:「那八戒就趁脚兒蹺道:『你這個童兒。』」

③踮起脚后跟。《字彙·足部》:「蹺,企也。」司馬光《司馬温公詩話》:「躡來行數步,蹺後立多時。」赵树理《三里湾》十八:「他先不向桌边挤,跷起脚来,把一个一个脸面都看遍,哪个也不是菊英。」

④跛。翟灝《通俗編·品目》:「蹺欹,(按:)世因蹺欹之言,輒謂足跛者曰蹺。」范寅《越諺》卷中:「蹺,蹺子,一足短。」《孽海花》第十四回:「不一會,筱亭扶着鳳兒一搭一撓走出來。」茅盾《脱险杂记》八:「这是韬奋,他一跷一拐地努力走着。」

⑤在传统戏剧、舞蹈中供表演者绑在脚上使用的一种木制道具,高者三四尺,低者尺余。巴金《家》三十:「张碧秀满头珠翠,踩着跷,穿一身绣花的粉红缎子衫裤在台上扭来扭去。」冯宏来《四大名旦小故事·荀慧生苦练「跷功」》:「每天清晨,练功开始,师父先用一条白布带子将两只跷分绑在他的双脚上,令其靠墙直立。」

⑥扣除。高承《事物紀原》卷十:「今俗謂明除為蹺,暗蹺者為墊。」黄庭堅《江城子·憶别》:「一貫一文蹺十貫,千不足,萬不足。」洪邁《容齋隨筆》卷一:「市肆間交易論錢陌者云『十十錢』,言其足數滿百,無蹺减也。」

⑦围棋术语。着法名。徐鉉《圍棋義例·詮釋》:「蹺,翹也。我彼之子皆相倚聯行,而我子居下,勢不能張,而欲先取其勢,則以我子斜出一路而拂彼子之頭,若翹首之狀也。《經》曰:『寧輸數子,弗失一先。』正此意也。」

㊁《集韻》牽幺切,平蕭溪。

同「趬」。举步轻捷貌。《集韻·蕭韻》:「趬,《説文》:『行輕皃。』或从足。」《五音集韻·小韻》:「蹺,行也。」《直音篇·足部》:「蹺,舉足行高。」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十五章:「孙水嘴三跷两蹦追上来了。」

(二)qiào

泛指往上抬的动作。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十七回:「(徐大軍機)兩撇鼠鬚一根根都蹺了起來。」刘大白《田主来》:「阿二唇一跷。」徐光耀《小兵张嘎》:「鬼子官显然被打中了,身子一跷,滚到小嘎子脚下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30 5:46: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