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稌 |
释义 | 稌 《説文》:「稌,稻也。从禾,余聲。《周禮》曰:『牛宜稌。』」 (一)tú 《廣韻》他胡切,平模透。又他魯切,《集韻》同都切。魚部。 稻。稉稻。又指糯稻。《説文·禾部》:「稌,稻也。」朱駿聲通訓定聲:「古專謂黏者為稌,吾蘇所云糯米也。或以稱不黏者,亦通語耳。」晋崔豹《古今注·草木》:「稻之黏者為黍,亦謂稌為黍。」《詩·周頌·豐年》:「豐年多黍多稌。」毛傳:「稌,稻也。」《周禮·天官·食醫》:「凡會膳食之宜,牛宜稌,羊宜黍。」鄭玄注引鄭司農曰:「稌,稉也。」宋王安石《歌元豐》:「水秧綿綿復多稌,龍骨長乾挂梁梠。」清朱彝尊《名孫説二首》之二:「詩言穡,多先稷黍,然頌豐年者必及稌,又釀者則以稻酒為上。」 (二)chú 《集韻》常如切,平魚禪。 山芋;山药。《集韻·魚韻》:「稌,藥艸,署預也。或作𧄔、蒣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