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禍 |
释义 | 禍〔祸〕 《説文》:「禍,害也,神不福也。从示,咼聲。」 huò 《廣韻》胡果切,上果匣。歌部。 ①灾害;灾难。与「福」相对。《説文·示部》:「禍,害也。」《字彙·示部》:「禍,殃也,害也,災也。」《詩·小雅·何人斯》:「二人從行,誰為此禍。」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「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者也。」《禮記·表記》:「君子慎以辟禍。」《醒世恒言·兩縣令競義婚孤女》:「誰知命裏官星不現,飛禍相侵。」 ②罪过。《荀子·成相》:「罪禍有律,莫得輕重威不分。」楊倞注:「禍,亦罪也。」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「上不聽諫,今事急,欲歸禍於吾宗。」 ③降祸;加害。《書·湯誥》:「天道福善禍淫。」漢曹操《讓縣自明本志令》:「誠恐已離兵為人所禍也。」《太平廣記》卷四百二十一引《宣室志》:「有一道士自西來者,此所謂禍我者也。」 ④遭难;受害。《晏子春秋·外篇重而異者七》:「是以鬼神不饗,其國以禍。」《後漢書·劉盆子傳》:「劉恭見赤眉衆亂,知其必敗,自恐兄弟俱禍。」 ⑤毁灭。《釋名·釋言語》:「禍,毁也,言毁滅也。」 ⑥通「過(guò)」。谴责。《詩·商頌·殷武》:「歲事來辟,勿予禍適。」王引之述聞:「禍讀為過。《廣雅》曰:『過,責也。』謫與適通。勿予過謫,言不施譴責也……禍與過古字通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