儂〔侬〕 nóng 《廣韻》奴冬切,平冬泥。 ①代词。 ⒈表示第一人称,相当于「我」。《玉篇·人部》:「儂,吴人稱我是也。」《廣韻·冬韻》:「儂,我也。」《晋書·會稽文孝王道子傳》:「道子頷曰:『儂知儂知。』」唐劉禹錫《竹枝詞》:「花紅易衰似郎意,水流無限似儂愁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二十七回:「儂今葬花人笑痴,他年葬儂知是誰?」 ⒉表示第二人称,相当于「你」。元楊維楨《西湖竹枝集》:「勸郎莫上南高峯,勸儂莫上北高峯。」 ⒊古时吴越一带称他人为「侬」。《六書故·人一》:「儂,吴人謂人儂。按:此即人聲之轉。」《正字通·人部》:「儂,他也。」《樂府詩集·清商曲辭·潯陽樂》:「鷄亭故儂去,九里新儂還。」《南史·王敬則傳》:「常歎負情儂,郎今果行許。」借指吴越一带。明袁宏道《尺牘·何常熟》:「身雖傖人,幾為儂鬼。」 ②侬人,清代云南境内的一种少数民族。清毛奇齡《蠻司合志·雲南》:「御史郭廷梧等議以儂攻儂。」 ③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五》:「儂氏,儂奭,青州人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