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捎 |
释义 | 捎 《説文》:「捎,自關已西,凡取物之上者為撟捎。从手,肖聲。」 (一)shāo 《廣韻》所交切,平肴生。宵部。 ①〔撟捎〕选择;择取。《方言》卷二:「撟捎,選也。自關而西,秦晋之閒,凡取物之上謂之撟捎。」郭璞注:「此妙擇積聚者也。」《廣雅·釋詁一》:「撟捎,擇也。」《正字通·手部》:「捎,《增韻》:『取也。』」 ②芟;割。《廣韻·肴韻》:「捎,芟也。」《史記·龜策列傳》:「以夜捎兔絲去之。」三國魏曹植《野田黄雀行》:「拔劍捎羅網,黄雀得飛飛。」 ③拂;掠。《正字通·手部》:「捎,掠也。」漢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「拂鷖鳥,捎鳳皇,捷鴛雛,掩焦明。」《世説新語·政事》:「見令史受杖,上捎雲根,下拂地足。」唐柳宗元《晋問》:「耳摇層雲,腹捎衆木。」 ④捎带,顺便带寄。元白樸《東牆記》第三折:「我臨來時,他又與了箇簡帖來,捎與姐姐哩。」《水滸全傳》第五十六回:「先父臨終之日,留下這些東西,教寄與哥哥做遺念。為因無心腹之人,不曾捎來。」魏巍《黎明风景·伏击》:「这是老大娘用空心的秫秸棒儿捎来的情报。」 ⑤系附。《水滸全傳》第四十三回:「打拴了三五個包箱,捎在車兒上。」 ⑥象声词。《文選·王褒〈洞簫賦〉》:「攪搜㶅捎,逍遥踴躍,若壞頽兮。」李善注:「捎,水聲也。」吕延濟注:「捎,風振竹木聲也。」 (二)shǎo 《集韻》山巧切,上巧生。 击。《集韻·巧韻》:「𢾐,擊也。或作捎。」又《效韻》:「捎,攴也。」明朱權《卓文君私奔相如》第二折:「只消我移宫换羽,便是我捎關打節。」 (三)xiāo 《廣韻》相邀切,平宵心。宵部。 挖去;除去。《正字通·手部》:「捎,除也。」《周禮·考工記·輪人》:「以其圍之阞捎其藪。」鄭玄注:「捎,除也。」孫詒讓正義引阮元云:「捎有除去之義。」《後漢書·馬融傳》:「捎罔兩,拂游光。」李賢注引鄭玄注《周禮》曰:「捎,除也。」 (四)qiào 同「俏」。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釋言二》:「今江浙皆謂物之上選者為捎貨,音如峭。」 (五)shào 稍微向后倒退(多指骡马等)。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