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捆 |
释义 | 捆 (一)kǔn 《集韻》苦本切,上混溪。諄部。 ①编织;编织时敲打使紧密牢实。《玉篇·手部》:「捆,織也。」《集韻·混韻》:「捆,齊等也。」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「其徒數十人,皆衣褐,捆屨織席以為食。」趙岐注:「捆,猶叩椓也。織履欲使堅,故叩之也。」宋蘇軾《僧清順新作垂雲亭》:「空齋卧蒲褐,芒屨每自捆。」 ②织具,相当于梭。《古列女傳·母儀·魯季敬姜》:「大夫持交而不失,出入不絶者,捆也。捆可以為大行人。」按:《玉篇·手部》:「捆,抒也。」疑「抒」当作「杼」。 ③纂组。《玉篇·手部》:「捆,纂組也。」 ④用绳缠束。《吕氏春秋·士節》:「齊有北郭騷者,結罘𦉾,捆蒲葦,織萉屨,以養其母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七回:「便把他捆起來,用土和馬糞滿滿的填了他一嘴。」鲁迅《而已集·再谈香港》:「于是先将第一只衣箱整理,捆好。」 ⑤取。《玉篇·手部》:「捆,取也。」 ⑥量词。相当于「束」。如:一捆柴;一捆报纸。宋趙叔向《肯綮録·俚俗字義》:「草束曰捆。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三回:「過冬的時候還用……大捆地買王瓜韮菜作甚麽呀?」 (二)hún 《集韻》胡昆切,平魂匣。 同「㨡」。用手推。《集韻·魂韻》:「㨡,手推之也。或从困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