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挾 |
释义 | 挾〔挟〕 《説文》:「挾,俾持也。从手,夾聲。」 (一)xié 《廣韻》胡頰切,入帖匣。又《集韻》檄頰切。盍部。 ①夹持,夹在腋下或指间。《説文·手部》:「挾,俾持也。」《儀禮·鄉射禮》:「凡挾矢於二指之間横之。」鄭玄注:「此以食指將指挾之。」《國語·齊語》:「時雨既至,挾其槍、刈、耨、鎛,以旦暮從事於田野。」韋昭注:「在掖曰挾。」《後漢書·王龔傳》:「以明府上智之才,日月之曜,敷仁惠之政,則海内改觀,實有折枝之易,而無挾山之難。」茅盾《再谈「疯子」》:「他总带着一柄油纸雨伞,挟在夹肢下的。」 ②要胁,挟制。《戰國策·秦策一》:「挾天子以令天下,天下莫敢不聽。」《宋史·李庭芝傳》:「未浹旬,旻果為部曲挾之以叛。」《水滸全傳》第三十六回:「若是如此來挾我,只是逼宋江性命,我自不如死了。」 ③从旁钳住。《釋名·釋姿容》:「挾,夾也。在傍也。」《後漢書·班固傳》:「挾酆霸,據龍首。」李賢注:「在旁曰挾,在上曰據。」漢王粲《登樓賦》:「挾清漳之通浦兮,倚曲沮之長洲。」 ④护;辅。《廣雅·釋詁四》:「挾,輔也。」又:「挾,護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《方言》:『挾,護也。』郭璞注云:『扶挾將護。』」《廣韻·帖韻》:「挾,護也。」《荀子·正論》:「(天子)出門而宗祝有事……諸侯持輪挾輿。」楊倞注:「挾輿,在車之左右也。」《後漢書·劉陶傳》:「宜還本朝,挾輔王室。」 ⑤持;握持。《廣韻·帖韻》:「挾,持也。」《楚辭·九歌·國殤》:「帶長劍兮挾秦弓,首身離兮心不懲。」王逸注:「言身雖死,猶帶劍持弓,示不舍武也。」宋王安石《上人書》:「某學文久,數挾此説以自治。」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事類》:「挾刀奮起,率衆襲之。」又持有;占有。《戰國策·趙策四》:「位尊而無功,奉厚而無勞,而挾重器多也。」 ⑥依恃;倚仗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「不挾長,不挾貴,不挾兄弟而友。」朱熹注:「挾者,兼有而恃之之稱。」《新唐書·柳仲郢傳》:「挾勢肆貪,前帥不能制。」清洪昇《長生殿·情悔》:「况且兄弟姊妹,挾勢弄權,罪惡滔天。」 ⑦携,带领。三國魏曹丕《短歌行》:「翩翩飛鳥,挾子巢棲。」宋蘇軾《赤壁賦》:「挾飛仙以遨遊,抱明月而長終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粤西遊日記三》:「余挾導至巖脚,攀登崖間。」 ⑧夹杂;夹带。《抱朴子·外篇·博喻》:「瓊珉山積,不能無挾瑕之器。」宋辛棄疾《浣溪沙》:「晚雲挾雨唤歸來。」清魏源《天台雨後觀瀑歌》:「雷硠硠,挾以風雨浩浩如河江。」 ⑨隐藏;怀藏。《爾雅·釋言》:「挾,藏也。」邢昺疏:「謂隱藏物也。秦有挾書之律。」《廣韻·帖韻》:「挾,懷也;藏也。」《莊子·齊物論》:「旁日月,挾宇宙。」成玄英疏:「挾,懷藏也。」《漢書·惠帝紀》:「(四年三月甲子)省法令妨吏民者;除挾書律。」顔師古注引應劭曰:「挾,藏也。」《資治通鑑·唐順宗永貞元年》:「侍御史竇羣奏屯田員外郎劉禹錫挾邪亂政,不宜在朝。」 (二)jiā 《集韻》訖洽切,入洽見。盍部。 ①夹取。也作「夾」。《集韻·洽韻》:「夾,《説文》:『持也。』或从手。」《舊五代史·盧文紀傳》:「旭旦以筯挾之,首得文紀之名。」《水滸全傳》第二十七回:「武松就勢抱住那婦人,把兩隻手一拘拘將攏來,當胸前摟住;却把兩隻腿望那婦人下半截只一挾……那婦人殺豬也似叫將起來。」 ②通「浹」。通达;和洽;周遍。清高翔麟《説文字通》:「挾,通浹。」《詩·大雅·大明》:「天位殷適,使不挾四方。」毛傳:「挾,達也。」鄭玄箋:「使教令不行於四方。」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:「使萬民觀治象,挾日而斂之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挾,字又作浹。」《荀子·王霸》:「制度以陳,政令以挾。」楊倞注:「挾,讀為浹,洽也。」《淮南子·要略》:「挾日月而不烑,潤萬物而不耗。」許慎注:「挾,至也。」 ③通「梜」。筷子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謙部》:「挾,叚借為梜。」《管子·弟子職》:「右執挾匕。」郭沫若等集校引劉績云:「挾,猶箸也。」 ④姓。《姓觿·洽韻》:「挾,《姓考》云,曹挾之後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