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拘 |
释义 | 拘 《説文》:「拘,止也。从句,从手,句亦聲。」 (一)jū 《廣韻》舉朱切,平虞見。侯部。 ①制止;阻止。《説文·句部》:「拘,止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手句者,以手止之也。」《管子·君臣下》:「此止詐、拘姦、厚國、存身之道也。」 ②拘捕;扣押。《廣韻·虞韻》:「拘,執也。」《書·酒誥》:「盡執拘以歸于周,予其殺。」《韓非子·説林下》:「魯人拘管仲而效之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八十七回:「汝等皆是好百姓,不幸被孟獲所拘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四回:「彼時雨村即拘原告來審。」 ③约制;拘束。《玉篇·句部》:「拘,拘檢也。」《孫子·九地》:「兵士甚陷則不懼,無所往則固,深入則拘,不得已則鬭。」曹操注:「拘,縛也。」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「嘗竊觀陰陽之術,大祥而衆忌諱,使人拘而多所畏。」張守節正義:「言拘束於日時,令人有所忌畏也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七十回:「我們奶奶不玩,把兩個姨娘和姑娘也都拘住了。」 ④局限;拘守。如:不拘分内分外。《廣雅·釋詁一》:「拘,隔也。」《莊子·秋水》:「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,拘於虚也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「楊執中道:古人云:『老不拘禮,病不拘禮。』」清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之一百二十五:「我勸天公重抖擻,不拘一格降人材。」 ⑤拘泥;死板。《商君書·更法》:「賢者更禮,而不肖者拘焉。」《漢書·藝文志》:「及拘者為之,則牽於禁忌,泥於小數,舍人事而任鬼神。」宋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丙編卷四:「汝潁多奇士,燕趙多佳人,其説拘矣。」 ⑥拘挛不能伸直。《素問·生氣通天論》:「緛短為拘,㢮長為痿。」王冰注:「縮短故拘攣而不伸,引長故痿弱而無力。」《淮南子·泰族》:「夫指之拘也,莫不事伸也。」 ⑦聚集;收集。《淮南子·本經》:「今至人生亂世之中,含德懷道,拘無窮之智,鉗口寢説,遂不言而死者衆矣。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四十一回:「原來舟之僑是虢國降將,事晋已久,滿望重用立功,却差他南河拘集船隻,心中不平。」 ⑧节拍。明楊慎《詞品》卷五:「《益州草木記》云:『雅州名山縣出虞美人草,唱《虞美人》曲,應拘而舞。』」 (二)gōu 《集韻》居侯切,平侯見。侯部。 ①取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「若僕者降等,則撫僕之手,不然則自下拘之。」鄭玄注:「自下拘之,由僕手下取之也。」 ②遮蔽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「凡為長者糞之禮,必加帚於箕上,以袂拘而退,其塵不及長者。」孔穎達疏:「以一手捉帚,又舉一手衣袂以拘障於帚前,且埽且遷,故云『拘而退。』」 ③通「句」。弯曲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需部》:「拘,叚借為句。」《荀子·哀公》:「古之王者,有務而拘領者矣。」楊倞注:「拘與句同,曲領也。」《後漢書·鄧訓傳》「訓考量隱括」唐李賢注:「《孫卿子》曰:『拘木必待隱括蒸揉然後直』也。拘音鈎,謂曲者也。」 (三)jǔ 《集韻》果羽切,上麌見。 〔拘澗〕水名。《漢書·地理志上》:「(武始縣)又有拘澗水,東北至邯鄲入白渠。」顔師古注引應劭曰:「拘音矩。」 (四)jú 《集韻》拘玉切,入燭見。 同「挶」。执持。《集韻·燭韻》:「挶,《説文》:『戟持也。』或作拘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