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拑 |
释义 | 拑 《説文》:「拑,脅持也。从手,甘聲。」 qián 《廣韻》巨淹切,平鹽羣。談部。 ①胁持;夹住。如:拑制。《説文·手部》:「拑,脅持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拑,謂脅制而持之也。」徐灝箋:「从手曰拑,从竹曰箝,从鋼鉄曰鉗,通用則不别也。」《戰國策·燕策二》:「蚌方出曝,而鷸啄其肉,蚌合而拑其喙。」 ②勒,束勒,横木于马口,使不能食。《公羊傳·宣公十五年》:「拑馬而秣之。」何休注:「拑者,以木銜其口。」《文選·顔延年〈陽給事誄〉》:「卒無半菽,馬實拑秣。」吕向注:「以木横口中,不使食曰拑秣也。」 ③闭住(口)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論》:「故使天下之士,傾耳而聽,重足而立,拑口而不言。」《説苑·尊賢》:「哀公問於孔子曰:『人何若而可取也?』孔子對曰:『毋取拑者,毋取健者,毋取口鋭者。』」《紅樓夢》第二十二回:「今日賈政在席,也自拑口禁語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