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扺 |
释义 | 扺 《説文》:「扺,側擊也。从手,氏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按:『扺』字今多譌作『抵』,其音義皆殊。」 (一)zhǐ 《廣韻》諸氏切,上紙章。支部。 ①侧击;拍。《説文·手部》:「扺,側擊也。」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扺,拊也。」《戰國策·趙策一》:「(李兑與蘇秦)扺掌而談。」《後漢書·劉玄傳》:「(韓夫人)起,扺破書案。」李賢注:「扺,擊也。」南朝宋鮑照《擬行路難》:「願君裁悲且減思,聽我扺節行路吟。」 ②击打。漢揚雄《解嘲》:「范雎,魏之亡命也,折脅拉髂,免於徽索,翕肩蹈背,扶服入橐,扺穰侯而代之,當也。」 ③投掷。漢張衡《東京賦》:「藏金於山,扺璧於谷。」《後漢書·黄瓊傳》:「所謂扺金玉於砂礫,碎珪璧於泥塗。」李賢注:「扺,投也。」《資治通鑑·陳文帝天康元年》:「前突厥至并州,孝琬脱兜鍪扺地云:『我豈老嫗,須著此物!』」 ④通「疧」。病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解部》:「扺,叚借為疧。《管子·國蓄》:『前有萬乘之國,而後有千乘之國,謂之扺國。』」按:今本「扺」作「抵」。 (二)qí 《集韻》翹移切,平支羣。 拟手期尅。《集韻·支韻》:「扺,擬手期尅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