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蹠 |
释义 | 蹠 《説文》:「蹠,楚人謂跳躍曰蹠。从足,庶聲。」 (一)zhí 《廣韻》之石切,入昔章。又《集韻》章恕切。鐸部。 ①跳跃。《方言》卷一:「楚曰蹠。自關而西,秦晋之間曰跳。」《説文·足部》:「蹠,楚人謂跳躍曰蹠。」 ②践踏。《楚辭·九章·哀郢》:「心嬋媛而傷懷兮,眇不知其所蹠。」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「棄由、耼之所珍兮,蹠彭咸之所遺!」顔師古注:「蹠,蹈也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十》:「下午雨少止,濘甚,蹠泥往潘生家,不遇。」 ③到;至。《廣雅·釋詁一》:「蹠,行也。」《淮南子·原道》:「自無蹠有,自有蹠無。」高誘注:「蹠,適也。」三國魏曹植《七啟》:「蹻捷若飛,蹈虚遠蹠。」 ④脚。《素問·通評虚實論》:「蹠跛,寒風濕病也。」王冰注:「蹠,謂足也。」《淮南子·氾論》:「體大者節疏,蹠距者舉遠。」高誘注:「蹠,足也。」 ⑤脚掌。《篇海類編·身體類·足部》:「蹠,脚掌也。」《戰國策·楚策一》:「於是贏糧潛行,上峥山,踰深谿,蹠穿膝暴。」鮑彪注:「蹠,足下。」《漢書·賈誼傳》「病非徒瘇也,又苦𨂂盭」唐顔師古注:「𨂂,古蹠字,足下曰蹠,今所呼脚掌是也。」宋梅堯臣《觀王介夫蒙亭記因記題蒙亭》:「野服製升越,山庖盛鷄蹠。」清毛奇齡《蠻司令誌》卷一:「烙蹠善走。」 ⑥愿。《淮南子·繆稱》:「鑿地漂池,非止以勞苦民也,各從其蹠而亂生焉。」高誘注:「蹠,願也。」 ⑦同「跖」。古人名。春秋时奴隶起义的领袖。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:「盜蹠日殺不辜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蹠及注作跖。按:盜蹠,柳下惠之弟。」唐皮日休《原己》:「為盜蹠者非佗,殘乎己者也。」 (二)zhuó 《集韻》職略切,入藥章。 同「趵」。《集韻·藥韻》:「趵,跡也。或作蹠。」《類篇·足部》:「蹠,跡趵也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