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蹛,踶也。从足,帶聲。」

(一)dài 《廣韻》當蓋切,去泰端。又直例切。月部。

①踶。《説文·足部》:「蹛,踶也。」

②绕。《漢書·匈奴傳》:「大會蹛林。」顔師古注:「蹛者,繞林木而祭也。」杨树达《漢書窺管》:「《翰苑注》引此文作『蹛者,繞也,言繞林木而祭也。』此注脱繞、也、言三字。」

③过。《集韻·夳韻》:「蹛,過也。」

(二)diē 《集韻》徒結切,入屑定。

同「跌」。《集韻·屑韻》:「跌,《説文》:『踢(踼)也;一曰越也。』或从帶。」

(三)dān 《集韻》都甘切,平談端。

〔蹛襤〕同「襜襤」。代北方部落名。《集韻·談韻》:「襜,胡名。《史記》李牧破殺匈奴,滅襜襤。或作蹛。」

(四)zhì 《廣韻》直例切,去祭澄。

同「滯」。停滞;屯积。《史記·平準書》:「日者,大將軍攻匈奴,斬首虜萬九千級,留蹛無所食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蹛音迭,謂貯也。韋昭音滯,謂積也。又按《古今字詁》:蹛今滯字。則蹛與滯同。按:謂富人貯滯積穀,則貧者無所食也。」又:「而富商大賈或蹛財役貧,轉轂百數,廢居居邑,封君皆低首仰給。」裴駰集解引《漢書音義》曰:「蹛,停也。一曰貯也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6 2:31:33